[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325.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闻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的散热器是先通过挤压模具挤压出型材,再将型材切割成单个散热器。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包括导流模板和模具主体,导流模板与模具主体固定,模具主体设置有挤压膜型腔,挤压膜型腔设置有与散热器型材的横向截面的形状相匹配的挤压膜型腔。
用于生产太阳花形状的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设置有挤压膜型腔,挤压膜型腔包括与散热器型材的中心实心部的形状相匹配的中心空心部、与散热器型材的页片的形状相匹配的页片腔,页片腔的根部连接中心空心部。挤压膜型腔内设置有页齿,两个页齿之间构成页片腔。
挤压模具在生产散热器型材的过程中,料流通过页片腔的流量、速度和阻力都要比料流通过中心空心部时的流量、速度和阻力小,现有技术的挤压模具不能有效控制料流通过页片腔的流量和速度,也无法有效降低料流通过页片腔时的阻力,散热器型材的成型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生产出来的散热器型材的外形质量较差,表面光滑度偏低,能耗偏高。另外,页片腔之间的间距比较小,页齿为薄片形状,页齿非常单薄,页齿结构强度低,页齿容易被磨损或被损坏,致使挤压模具报废,严重缩短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此乃现有技术的挤压模具的不足,因此有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它有效控制料流的流量和速度,降低料流进入页片腔的阻力,有效控制散热器型材的成型,提高散热器型材表面光滑度和质量。
通过工作带挡料,增加页齿的结构强度,防止页齿被料流磨损或损坏,并能控制料流的速度,降低损耗和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包括导流模板和模具主体,导流模板与模具主体固定,模具主体设置有挤压膜型腔,挤压膜型腔内设置有多片页齿,页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设置有工作带,工作带凸出在页齿的表面。
所述页齿为薄片形状,工作带设置在页齿的两侧的表面。
所述模具主体与导流模板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连接孔,模具主体与导流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模具主体与导流模板相接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导流模板与模具主体相接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孔,模具主体与导流模板固定时定位插入定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导流模板和模具主体,挤压膜型腔内的页齿的前端部或前端部设置有工作带,工作带凸出在页齿的表面,工作带设置有挤压膜型腔内用于控制散热器型材的位置,工作带增加页齿的结构强度,防止页齿被料流磨损或损坏,通过工作带有效控制料流的流量和速度,降低料流进入页片腔的阻力,降低损耗和能耗,有效控制散热器型材的成型,提高散热器型材表面光滑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3中标记分别为:1——导流模板、2——模具主体、3——挤压膜型腔、4——页齿、5——工作带、6——螺栓、7——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包括导流模板1和模具主体2,导流模板1与模具主体2固定,模具主体2设置有挤压膜型腔3,挤压膜型腔3内设置有多片页齿4,页齿4的前端部或后端部设置有工作带5,工作带5凸出在页齿4的表面。
工作带5设置有挤压膜型腔内用于控制散热器型材的形状的位置,工作带增加页齿4的结构强度,防止页齿4被料流磨损或损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带5有效控制料流的流量和速度,降低料流进入页片腔的阻力,降低损耗和能耗,有效控制散热器型材的成型,制散热器型材的形状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散热器型材表面光滑度和质量。
另外,由于页齿4的前端部或后端部设置有工作带5,料流进入挤压膜型腔3的阻力变小,降低料流进入页片腔的阻力,料流进入挤压膜型腔3时更加顺畅,降低损耗和能耗,同时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页齿4为薄片形状,工作带5设置在页齿4的两侧的表面。
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6的连接孔,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通过螺栓6连接。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固定时简单方便。
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相接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7,导流模板1与模具主体2相接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孔,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固定时定位柱7插入定位孔中。模具主体2与导流模板1固定时准确定位。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闻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闻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型复杂铸件的浇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型材的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