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剂加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459.3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0 | 分类号: | B01F7/20;B01F15/02;C02F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加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剂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行业中,通过药剂来改善水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有些固体投加药剂极易吸水受潮,粉末结成硬块,本应连续的加药过程,变得断断续续,有时药粉受潮严重,而加药过程又未及时停止,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加药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剂加药装置,减少粉状药剂的受潮结块现象,增强搅拌效果,实现均匀加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粉剂加药装置,包括密封箱体,搅拌装置,精密出药装置,
密封箱体包括上部储药槽和下部锥形搅拌槽,箱盖设置于储药槽顶部,箱盖和储药槽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锥形搅拌槽底部与精密出药装置相连;
搅拌装置设于锥形搅拌槽内部,包括减速机、搅拌轴、搅拌桨,锥形搅拌槽顶部设有减速机,减速机与搅拌轴相连接,搅拌轴上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桨;
精密出药装置,包括导药槽,橡胶密封,U形挡板,挡圈,变频电机、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贯穿导药槽依次通过挡圈、橡胶密封,U形挡板与变频电机相连接。
所述的搅拌桨端部距离锥形搅拌槽侧壁3~25mm,相对于运动方向倾斜角度为15°~90°,清扫带重合5~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密封储药箱的箱盖与箱体之间设置优质软橡胶密封条,尽量减少药粉与外界湿空气接触的机会,避免药物受潮;2)均匀分布的搅拌桨使整个锥形搅拌槽内无死角,所有的药品均处于被搅拌状态,即使药品在锥形搅拌槽内停留较长时间,也不会板结;3)精密出药装置的变频电机,保证出药量从浓度100PPm、处理量10m3/h到浓度600ppm、处理量40m3/h的较大范围内得到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精密出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密封箱体 2-搅拌装置 3-精密出药装置 4-箱盖 5-储药槽 6-橡胶密封条 7-减速机 8-搅拌轴 9-搅拌桨 10-锥形搅拌槽 11-法兰 12-导药槽 13-橡胶密封 14-U形挡板 15-挡圈 16-变频电机 17-螺旋输送轴 18-送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粉剂加药装置,包括密封箱体1,搅拌装置2,精密出药装置3,密封箱体1包括上部储药槽5和下部锥形搅拌槽10,箱盖4设置于储药槽5顶部,箱盖4和储药槽5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6,尽量减少药粉与外界湿空气接触的机会,避免药物受潮;锥形搅拌槽10底部与精密出药装置3相连;
搅拌装置2设于锥形搅拌槽10内部,包括减速机7、搅拌轴8、搅拌桨9,锥形搅拌槽10顶部设有减速机7,减速机7与搅拌轴8相连接,搅拌轴8上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桨9;所述的搅拌桨9端部距离锥形搅拌槽10侧壁3~25mm,相对于运动方向倾斜角度为15~90°,清扫带重合5~30mm,均匀分布的搅拌桨9使整个锥形搅拌槽10内无死角,所有的药品均处于被搅拌状态,即使药品在锥形搅拌槽内停留较长时间,也不会板结。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精密出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精密出药装置3连接在锥形搅拌槽10底部法兰11上,包括尼龙材质的导药槽12,橡胶密封13,U形挡板14,挡圈15,变频电机16、螺旋输送轴17,螺旋输送轴17贯穿导药槽12依次通过两只挡圈15夹持橡胶密封13实现密封,保护变频电机16免受粉尘污染。螺旋输送轴17轴端通过U形挡板14与变频电机16相连接,变频电机16,保证出药量从浓度100PPm、处理量10m3/h到浓度600ppm、处理量40m3/h的较大范围内得到精确控制。送料管18连接在导药槽12的一侧,将药粉送至下游工艺设备中,其长度决定于工艺设备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