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574.0 | 申请日: | 201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盛茹 |
主分类号: | A61L9/00 | 分类号: | A6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病 预防 飞沫 气体 消毒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
背景技术:
通过飞沫传染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染途径,根据现有技术进行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戴口罩,但进入到室外的飞沫会随空气飘散,造成病毒扩散。尽管也可以要求病人佩戴口罩,但由于口罩并不具有消毒的功能,所以仍然会形成病毒的扩散,首先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危害,进而仍会对社会上的民众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对室内飞沫进行收集和消毒,防止呼吸道传染性病毒的扩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涉及有面罩、吸气口过滤器、出气导管、开启阀、加液口、消毒剂贮液罐、连接柱、滴液管、上盖、消毒腔、螺钉、消毒箱体、排气口、排气扇和底座组成。所说的消毒箱体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方形密闭式盒体,消毒箱体中间是消毒腔。在所说消毒箱体的上面,设置有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固定的消毒剂贮液罐,消毒剂贮液罐以微孔形式的滴液管与消毒腔相连接。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美观和卫生,在所说的消毒箱体的上面,同时也是在消毒剂贮液罐的上面,采用螺钉固定的形式设置有上盖。也就是说,上盖的下端与消毒箱体相配合的位置,采用自攻丝的形式拧入有螺钉。消毒剂贮液罐的上面,设置有开启阀,在所说消毒剂贮液罐的下面一侧,设置有加液口。加液口上设置有密封盖,加注消毒剂后,应将加液口密封。在所说消毒箱体的上面一端,设置有内通入消毒腔的出气导管,在所说出气导管的外端,设置有面罩,面罩上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上设置有吸气口过滤器。在所说消毒箱体的下面一端,设置有排气口,在所说的排气口内,设置有排气扇。在所说消毒箱体的下面,设置有接地支撑用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排气扇作负压风机使用,通过面罩和出气导管将带有病毒的飞沫空气吸入到消毒腔中,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经排气口排出,消毒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1-面罩 2-吸气口过滤器 3-出气导管 4-开启阀 5-加液口 6-消毒剂贮液罐7-连接柱 8-滴液管 9-上盖 10-消毒腔 11-螺钉 12-消毒箱体 13-排气口 14-排气扇 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涉及有面罩1、吸气口过滤器2、出气导管3、开启阀4、加液口5、消毒剂贮液罐6、连接柱7、滴液管8、上盖9、消毒腔10、螺钉11、消毒箱体12、排气口13、排气扇14和底座15组成。所说的消毒箱体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方形密闭式盒体,消毒箱体12中间是消毒腔10。在所说消毒箱体12的上面,设置有通过连接柱7进行连接固定的消毒剂贮液罐6,消毒剂贮液罐6以微孔形式的滴液管8与消毒腔10相连接。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美观和卫生,在所说的消毒箱体12的上面,同时也是在消毒剂贮液罐6的上面,采用螺钉11固定的形式设置有上盖9。也就是说,上盖9的下端与消毒箱体12相配合的位置,采用自攻丝的形式拧入有螺钉11。消毒剂贮液罐6的上面,设置有开启阀4,在所说消毒剂贮液罐6的下面一侧,设置有加液口5。加液口5上设置有密封盖,加注消毒剂后,应将加液口密封。在所说消毒箱体12的上面一端,设置有内通入消毒腔10的出气导管3,在所说出气导管3的外端,设置有面罩1,面罩1上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上设置有吸气口过滤器2。在所说消毒箱体12的下面一端,设置有排气口13,在所说的排气口13内,设置有排气扇14。在所说消毒箱体12的下面,设置有接地支撑用的底座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排气扇14作负压风机使用,通过面罩1和出气导管3将带有病毒的飞沫空气吸入到消毒腔10中,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经排气口13排出,消毒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盛茹,未经张盛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瓶灌装接头
- 下一篇:一种稀有气体气瓶底气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