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箱总成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3679.6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春;王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水箱总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水箱总成是车身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前舱左部总成、右部总成以及前舱总成共同构成了车身的前部总成,在现有技术中,水箱总成与前舱左部总成、右部总成为固定连接,在碰撞中水箱总成直接把力传递给与它连接的部件,把碰撞中的能量直接传递给水箱总成后面的车身,造成车身变形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在碰撞过程中变形严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少车身变形的水箱总成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箱总成安装结构,包括水箱横梁总成、水箱立柱总成、以及车身纵梁,所述水箱横梁总成包括水箱上横梁总成和水箱下横梁总成,所述水箱立柱总成包括水箱左立柱总成和水箱右立柱总成,所述车身纵梁包括车身左纵梁和车身右纵梁,所述水箱上横梁总成、水箱左立柱总成、水箱下横梁总成、水箱右立柱总成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左立柱总成、水箱右立柱总成分别与所述车身左纵梁、车身右纵梁对应连接,水箱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吸能部件和第二吸能部件,水箱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吸能部件和第二吸能部件,所述水箱左立柱总成通过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车身左纵梁连接,所述水箱右立柱总成通过第二吸能部件与所述车身右纵梁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件对称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件分别包括安装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接件可沿着水箱总成的受力方向移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纵梁或水箱立柱总成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为腰形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为葫芦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水箱上横梁连接板、第三吸能部件以及第四吸能部件,所述水箱上横梁连接板包括水箱上横梁左连接板和水箱上横梁右连接板,所述水箱上横梁左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三吸能部件与水箱上横梁总成左端连接,所述水箱上横梁右连接板通过所述第四吸能部件与所述水箱上横梁总成右端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吸能部件与所述第四吸能部件分别包括安装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接件可沿着水箱总成的受力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汽车在碰撞中,所述前舱总成变形吸能碰上水箱总成后,所述水箱总成在所述前舱总成的作用力下向车身后面移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相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摩擦,从而吸收能量,在所述水箱总成向车身后面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前舱总成增大变形,进一步吸能,减少甚至消除车身其他部位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安装完成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水箱总成安装结构,包括水箱横梁总成、水箱立柱总成、以及车身纵梁,所述水箱横梁总成包括水箱上横梁总成1和水箱下横梁总成3,所述水箱立柱总成包括水箱左立柱总成2和水箱右立柱总成4,所述车身纵梁包括车身左纵梁14和车身右纵梁(图中未示出),所述水箱上横梁总成1、水箱左立柱总成2、水箱下横梁总成3、水箱右立柱总成4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水箱总成,所述水箱左立柱总成2、水箱右立柱总成4分别与所述车身左纵梁14、车身右纵梁对应连接,水箱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吸能部件和第二吸能部件,所述水箱左立柱总成2通过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车身左纵梁14连接,所述水箱右立柱总成4通过第二吸能部件与所述车身右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吸能部件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件分别包括安装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将所述车身纵梁与所述水箱立柱总成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可沿着水箱总成的受力方向移动,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纵梁或水箱立柱总成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移动时,相互摩擦,从而能够吸收汽车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