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3868.3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盛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诚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B65D81/05;B65D19/24;B65D19/3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电视 背光 模组 半成品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包装,具体的说是一种在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成品包装进行简单改进而形成的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的半成品尺寸比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略小,产品运输过程中为了壁面产品损坏,产品包装皆紧密贴合产品而起到防震作用,因此相对于成品销量不多的半成品包装仍需另行设计与制作,较为麻烦,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沿用成品包装做简单结构改进即可达到产品运输过程防损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包括一吸塑托盘,所述吸塑托盘为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包装用吸塑托盘,该吸塑托盘内设有一“L”型吸塑条,该吸塑条位于吸塑托盘内侧壁面与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之间且紧贴于所述吸塑托盘的一个内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塑条位于吸塑托盘内侧壁面与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之间的结构为:所述吸塑托盘的内侧壁面上一体形成有若干托扣,该托扣形成有贴合吸塑托盘底面的托物块和贴合吸塑托盘内侧壁面的卡物块,原本用于成品包装时,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卡制于所述若干托扣的卡物块之间且底部抵靠所述若干托扣的托物块,吸塑条置于与其对应位置的托扣上,该吸塑条形成有托物边和卡物边,托物边贴合所述托物块,卡物边贴合所述卡物块,增加的吸塑条的卡物边的厚度恰可填补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尺寸差距,从而使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卡制于吸塑条的卡物边以及吸塑条所处位置以外的其余托扣的卡物块之间,而半成品的底部同样抵靠所述吸塑条的托物边以及吸塑条所处位置以外的其余托扣的托物边。
通过增加一“L”型的吸塑条使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装入原本用于成品包装的吸塑托盘中,相对于原本需重新设计并制作半成品包装用的吸塑托盘的繁琐步骤,简化了制作步骤且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一“L”型吸塑条填补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尺寸差距,这样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即可卡制于吸塑条及吸塑托盘之间,从而使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装入原本用于成品包装的吸塑托盘中,相对于原本需重新设计并制作半成品包装用的吸塑托盘的繁琐步骤,简化了制作步骤且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吸塑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用半成品包装,包括一吸塑托盘1,所述吸塑托盘1为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包装用吸塑托盘,该吸塑托盘1内设有一“L”型吸塑条2,该吸塑条2位于吸塑托盘1内侧壁面与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之间且紧贴于所述吸塑托盘1的一个内角上。
所述吸塑条2位于吸塑托盘1内侧壁面与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之间的结构为:所述吸塑托盘1的内侧壁面上一体形成有若干托扣11,该托扣11形成有贴合吸塑托盘1底面的托物块111和贴合吸塑托盘1内侧壁面的卡物块112,原本用于成品包装时,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卡制于所述若干托扣11的卡物块112之间且底部抵靠所述若干托扣11的托物块111,吸塑条2置于与其对应位置的托扣11上,该吸塑条2形成有托物边21和卡物边22,托物边21贴合所述托物块111,卡物边22贴合所述卡物块112,增加的吸塑条2的卡物边的厚度恰可填补液晶电视背光模组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尺寸差距,从而使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卡制于吸塑条2的卡物边22以及吸塑条2所处位置以外的其余托扣11的卡物块112之间, 而半成品的底部同样抵靠所述吸塑条2的托物边22以及吸塑条2所处位置以外的其余托扣11的托物边112。
通过增加一“L”型的吸塑条2使液晶电视背光模组半成品装入原本用于成品包装的吸塑托盘1中,相对于原本需重新设计并制作半成品包装用的吸塑托盘的繁琐步骤,简化了制作步骤且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诚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诚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多功能指示灯的冗余电源
- 下一篇:多层包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