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转动的截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4043.3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锋;樊润君;朱庆霞;姜海鹏;石小勇;丁传昱;李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18 | 分类号: | E21C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机截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自转动的采煤机截齿。
背景技术:
随着采煤机功率的不断增大,对采煤机截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镐型截齿多近似为光滑的锥面(如图1所示)。为使截齿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转,从而达到均匀磨损的目的,在以往的设计工艺中采用截齿与齿套,齿套与齿座之间都能作相对转动的结构。但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煤粉的堵塞使得转动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此创新经精心设计,充分论证后,可使截齿在使用过程中较容易实现自转,使截齿合金头得到均匀磨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转动的截齿,在所述截齿的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加强筋,所述螺旋加强筋的形状形成为在截割过程中,所截割的矿体对截齿的表面上的所述螺旋加强筋的作用力中有一个分力为截齿的切向力,该切向力使得所述截齿在工作时能实现自动旋转。
所述截齿表面上的螺旋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参数是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确定的。
所述截齿是采用锻造工艺一次性成型实现的。
本发明的截齿在截割过程中煤体对截齿表面螺旋筋作用力的一个分力为截齿的切向力,可使截齿作自动旋转,达到均匀磨损的目的,并且与原有结构相比,减轻了截齿重量和截割时的作用面积,降低了成本和工作时的比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采煤机截齿。
附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有螺旋加强筋的截齿的侧视图。
附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有螺旋加强筋的截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镐型截齿为近似光滑的锥面,为了使截齿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转,现有技术中的截齿与齿套、齿套与齿座之间设置有能相对转动的结构,但这种结构通常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容易被粉尘堵塞造成截齿的自转变得困难。本发明的截齿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截齿在其表面上有螺旋加强筋,该螺旋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参数是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确定的优化结构参数,所述螺旋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形成为在截割过程中,矿体对截齿表面螺旋加强筋的作用力中有一个分力为截齿的切向力,该切向力使得截齿作自动旋转,通过对截齿结构的改型,使其能在工作过程中从煤壁对截齿的反作用力中获得一个周向力,从而达到自转的目 的,达到均匀磨损的目的,并且与原有结构相比,减轻了截齿重量和截割时的作用面积,而并不影响其正常使用。采用改型后的截齿,能使截齿基体表面及合金头通过自转得到均匀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避免了以往的间歇性人为转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滚筒使用中的安全性。
结合目前煤矿使用情况及截齿生产制造工艺,本发明的截齿采用锻造的工艺方式来实现,一次性成型,既便于生产,又可保证截齿基体微观组织纤维的连续性,从而增加了耐磨能力,克服了以往截齿磨损严重、磨损不均匀,消耗量大的不足。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照多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部件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明显的修改和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4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节能环保车用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水套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