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4383.6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童圣;彭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平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用光学仪器,尤其是一种测量物距和物高的便携式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测量用光学仪器只能测量物体的物高或物距,不能同时实现测高和测远的功能,并且价格比较昂贵,体积庞大,不易携带,使用操作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仪器使用较复杂,非专业人员操作经常会遇到问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携式测量仪,克服了现有测量用光学仪器的缺陷,能同时测量物体的物距和物高,体积小、使用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测量仪,包括主尺模板,主尺模板一侧设有凹槽,辅助测量尺一侧设有辅助测量尺凸槽,主尺模板通过辅助测量尺凸槽与辅助测量尺连接,主尺模板另一侧设有凸槽,滑块一侧嵌套在凸槽上,滑块另一侧设有旋转钮,带刻度的内侧天线安装在旋转钮上,带刻度的外侧天线嵌套在带刻度的内侧天线上,带刻度的外侧天线上安装有滑动指针。
它还包括瞄准仪和三角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测量仪,由于带刻度的外侧天线嵌套在带刻度的内侧天线上,实现了带刻度的外侧天线和带刻度的内侧天线的可伸缩,由于带刻度的内侧天线通过滑块与主尺模板连接,带刻度的内侧天线可在主尺模板上移动,其移动距离可测量,利用内侧天线和外侧天线上的刻度可目测要测量的物体在天线上的物高,利用几何中相似三角形的边长等比的原理,可根据目测得到的物体在天线上的物高以及主尺模板移动的距离计算得到所测物体的物长和物距,体积小、使用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利用瞄准仪可实现精确瞄准,利用三角架可实现测量部件的稳定性,保证了所测数据的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主尺模板3,主尺模板3一侧设有凹槽,辅助测量尺2一侧设有辅助测量尺凸槽4,主尺模板3通过辅助测量尺凸槽4与辅助测量尺2连接,主尺模板3另一侧设有凸槽4,滑块5一侧嵌套在凸槽4上,滑块5另一侧设有旋转钮6,带刻度的内侧天线7安装在旋转钮6上,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嵌套在带刻度的内侧天线7上,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上安装有滑动指针11。
它还包括瞄准仪9和三角架10。
本实用新型的的测量原理如图4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测量时,调节旋转钮6使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与主尺模板3垂直,推动滑块5,记录滑块5在主尺模板3上的刻度M;通过瞄准仪9扫描物体1(两端点为P,Q),调节滑动指针11与测量点对齐,记录物体1在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上的上下刻度Z,C,在物体1上悬挂一标志物12(两端点为U,V),用上述方法瞄准后,记录标志物12在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上的上下刻度A,B;推动滑块5移动一定距离,记录滑块5在主尺模板3上的刻度M’,用上述同样方法瞄准物体1,记录此时物体1在带刻度的外侧天线8上的上下刻度E,F,即可得到对应的参数,运用对应的公式即可得到所需测量物体1的物距和物高,具体的参数得到和应用公式如下:符号说明:1、l为OO’的距离,O’为瞄准点,即所需测量物体1的物距;2、y为所需测量物体1两段点PQ的距离,即物高;3、x为标尺移动的距离,即MM’的距离;4、e为标志物12的高度,即UV的距离;5、E为标志物12在标尺M处所测的长度,即AB的距离;6、m为所需测量物体1在M处所测的长度,即ZC的距离;7、m’为所需测量物体1在M’处所测的长度,即EF的距离;W为人眼视网膜14所处的位置所在直线与OO’延长线的交点,根据几何中相似三角形的边长等比的原理可推出以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平,未经李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4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