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464.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鲸栋 |
主分类号: | C25B1/13 | 分类号: | C25B1/13;C25B11/02;A61L2/20;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电器领域用于消毒杀菌的臭氧发生器电极。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电极有平板式,具体结构是在陶瓷板的两侧分别熔融有电极板。存在缺点是:电极板容易烧蚀,从而,影响臭氧的产出效率,同时也缩短了使用寿命。还有管状电极,管内装有陶瓷颗粒。这种臭氧电极占用空间大,而且温升高,也影响电极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臭氧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造成臭氧纯度低,质量差,而且,臭氧容易还原。
尤其是在果蔬大棚中使用时,效果不明显,甚至严重影响栽培植物的生产发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臭氧电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电极。该电极,通过将极板设计成为条齿状,并用拉结条与螺栓固定成为一体,解决臭氧发生器电极的多点放电和电极散热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臭氧发生器电极是由多个金属条作为上电极和下电极,在上、下电极之间装有隔板,并通过拉结条和拉结螺栓固定,在上电极上设有上电极接头,在下电极一端设有下电极接头,形成臭氧发生器电极。
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多个金属条作为上下电极,在上下电极之间装有隔板,并通过拉结条和拉结螺栓固定,形成臭氧发生器电极。该电极放电和散热效果好,所以臭氧空气浓度大,效率高。且使用电流小、使用寿命长。用于果树大棚空气及植物的消毒杀菌具有明显的作用。适宜在臭氧发生器中安装使用,所制成的臭氧发生器特别适宜在果蔬大棚栽培环境中消毒杀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隔板,2.上电极,3.下电极,2.1.上电极接头,3.1.下电极接头 4.拉结条,5.拉结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臭氧发生器电极是由多个金属条作为上电极2和下电极3,在上、下电极之间装有隔板1,并通过拉结条4和拉结螺栓5固定,在上电极上设有上电极接头2.1,在下电极一端设有下电极接头3.1,形成臭氧发生器电极。
实施例
采用铝条作为上下电极,采用陶瓷片作为隔板,采用金属螺杆作为上下电极接头和拉结螺栓,通过拉结条和螺帽进行组合成为臭氧发生器电极。
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多个金属条作为上下电极,金属条之间相隔排列,并组合成一体,在上下电极之间装有隔板,有利于臭氧发生器电极的多点放电和电极散热。
该电极放电及散热效果好,所以臭氧空气的浓度大,效率高。且使用电流小、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果蔬大棚内空气及植物叶面的细菌、病毒起到杀灭及抑制作用,从而,使大棚内空气清新,杜绝细菌及病毒的扩散与繁殖,维护所栽培的植物在无细菌和病毒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所栽培植物的产量及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鲸栋,未经王鲸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水泵皮带轮盘动装置
- 下一篇:氢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