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摩托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533.5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贾成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成保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装置 具有 电动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特别是一种支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摩托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摩托车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电动摩托车的结构原因,电动车或摩托车在行驶中紧急减速或临时停车时,往往靠驾驶者的双脚作为临时支撑,使得电动车或摩托车无法有效地保持平稳,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在下雨、下雪或有酷热的太阳的天气,人们驾驶电动车或摩托车,仍然会有很多不便,此时可以考虑为电动摩托车安装一个简易车篷,但现有技术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的结构,决定了其座椅的高度均较高,在安装车篷后,车子的外观显得庞大,不再美观,且由于车篷的设计要考虑驾驶者的身高,往往合适的车篷会由于对空气的阻尼太大而不宜再为驾驶者提供快速的交通了。专利号为“ZL200520075507.X”,名称为“电动摩托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电动摩托车即存在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0820082359.8”,名称为“电动车、摩托车支撑架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520005988.7”,名称为“摩托车的电动式中柱支撑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0710164453.8”,名称为“支撑脚”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所公开的支撑架装置、电动式中柱支撑装置和支撑脚,可以在摩托车停放时实现方便省力的支撑,但是上述结构均无法满足电动车或摩托车在行驶中紧急减速或临时停车的需要,且其结构均无法在电动车或摩托车座椅高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安全可靠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摩托车,该支撑装置可以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紧急减速或临时停车时保持其平稳,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设置于电动车或摩托车上,包括支撑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体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车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支架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动机、传动部件及制动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部件及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传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电动机、所述制动部件及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制动部件与所述电动机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齿轮及传动轴,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包括齿轮部分和光轮部分,所述光轮部分设置有用于制动的凹槽,所述制动部件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轮、金属触片及齿轮制动件,所述齿轮制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齿轮制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所述金属触片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端处并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齿轮制动件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销轴上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传动齿轮及所述制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制动踏板设置在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脚踏板上,所述制动踏板通过绳索分别与所述齿轮制动件、所述制动轮及所述电动机的开关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为减震柱体,所述减震柱体包括内柱体、外柱体及第三复位弹簧,所述内柱体套接于所述外柱体内,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分别与所述内柱体及所述外柱体连接,所述外柱体的上端与所述车体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外柱体外,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外柱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柱体的下端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外柱体内,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柱体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柱体的上端抵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电动摩托车的车体高度适配的支轮和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与所述支架、所述减震柱体及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转向轴的下端与所述支轮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轮包括转盘、与所述转轮适配的用于制动的金属片、与所述金属片连接的金属杆件及弹簧,所述转盘外缘和/或所述金属片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金属杆件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齿轮部分与所述光轮部分之比为1/3或1/2。
上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踏板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脚踏板连接,所述第二销轴上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在所述脚踏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制动踏板适配的制动踏板固定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成保,未经贾成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生产厚壁X70管线钢卷板的方法
- 下一篇:带有凸块的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