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693.X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中恒水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赵红梅 |
地址: | 2142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进行固液分离的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环境目标,需要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专门进行玉米深加工的生产型企业为例,需要对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这类企业产生的污水的污染物以有机物为主,其中玉米有机纤维占主要成分,对这些纤维需要进行脱水烘干处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有三种:板框式压滤机、带式压滤脱水机和离心脱水机。
板框式压滤机是通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可以达到很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脱水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占地面积较大,以污水处理量为22万吨/天、产生干物质量为275吨/天的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需要六台板框式压滤机同时工作,而每台压滤机的基础占地面积都达到2400×12000毫米;二是由于板框式压滤机为间断式运行,效率低,其中压滤、滤板的移动、滤布的振荡、压缩空气的提供、滤布冲洗、进料等操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人力劳动强度大;三是滤布易堵塞,操作比较麻烦;四是操作间环境较差,有机污水发酵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大。
带式脱水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按规律排列的辘压筒中呈S形弯曲经过,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力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目的,因此带式脱水机具有出泥含水率较低且稳定、能耗少、管理控制不复杂等特点。但是带式脱水机也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带式脱水机虽然比板框式压滤机小,但其占地面积仍然比较大;二是滤带冲洗水用量大,一般用水量为每米滤带、每小时耗水27m3;三是滤布易堵塞,操作比较麻烦;四是脱水后的泥饼含水量高,可达90%以上,很难满足客户的要求。
离心脱水机主要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后,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立即被甩入转毂腔内。污泥颗粒比重较大,因而产生的离心力也较大,被甩贴在转毂内壁上,形成固体层;水密度小,离心力也小,只在固体层内侧产生液体层。固体层的污泥在螺旋输送器的缓慢推动下,被输送到转载的锥端,经转载周围的出口连续排出,液体则由堰四溢流排至转载外,汇集后排出脱水机。但离心脱水机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处理能力低,一次性投资比较大;二是运转时噪音大,恶化了工作环境;三是能耗高,一般耗电量为每立方米污泥耗电10千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固液分离的挤压脱水装置,可解决现有脱水装置占地面积大、滤布需要清洗、能耗高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脱水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叠螺主体,所述叠螺主体具体包括固定环叠片、螺旋轴、动力部件、物料输送口和固体排出口,其中,所述螺旋轴贯穿于固定环叠片中间、所述动力部件与螺旋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叠螺主体的外壳上,所述物料输送口设置于叠螺主体的前端,所述固体排出口设置于叠螺主体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叠螺主体还包括有游动环叠片,所述游动环叠片与固定环叠片交错叠加。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叠片和游动环叠片之间形成的滤缝从所述叠螺主体的前端到末端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螺旋轴的螺距从所述叠螺主体的前端到末端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叠螺主体还包括两个或多个背压板,所述背压板将固定环叠片、游动环叠片和螺旋轴形成的腔体分割为浓缩部和脱水部,所述浓缩部位于所述叠螺主体的前段部分,所述脱水部位于所述叠螺主体的后段部分。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叠片由定环连接杆串接在一起,固定在叠螺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叠螺主体座,所述叠螺主体位于叠螺主体座的上方;所述叠螺主体座设置有滤液收集部件和位于滤液收集部件下方的滤液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固液混合物输送单元、计量槽、絮凝混合槽、絮凝剂加注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固液混合物输送单元、计量槽、絮凝混合槽、叠螺主体、叠螺主体座依次按工艺顺序连接,所述絮凝剂加注单元与絮凝混合槽连接;所述固液混合物输送单元、计量槽、絮凝混合槽、絮凝剂加注单元、叠螺主体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计量槽设置有液位控制器和计量槽回流口,所述计量槽回流口通过液体输送管连接到存储池。
优选的,所述絮凝搅拌槽设置有搅拌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中恒水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中恒水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