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6241.3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苟华;邱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多普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12 | 分类号: | B41F15/12;B41F15/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村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印 正反面 印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丝印机(丝网印刷机)是常见的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的印刷机器,一般由涂墨、压印、传送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将印版装在丝印机上,然后由人工或丝印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承印物(如织带、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传统的丝印机为半自动设备,在许多工序上需要人工操作,不仅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增加了人力成本。为此,专利号为“CN20072004966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印刷翻带架,其包括架体、滚轮、绕带杆,架体的底部并排安装有两个滚轮,架体的上端还安装有多排绕带杆和至少一个滚轮,滚轮位于相应的绕带杆的上方,印带经过该翻带架绕带,印带在两个绕带杆之间翻转180度,实现印带的正反面反转,在丝网印刷机上进行双面印刷时,可在丝网印刷机上印带的第一面印刷完成的地方安装上该翻带架,实现丝印机的正反面双面印刷。然而,采用了该结构的丝印机,其翻带架结构复杂,设备成本较高,而且丝印机长度大,占地面积也相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能有效简化丝印机的结构,降低设备成本,且可减少丝印机长度,使丝印机占地面积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它包括机架,它还包括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
所述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正面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正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正面传送带外侧;
所述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且第二左滚轮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的相应位置;所述反面传送带绕设于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反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反面传送带外侧。
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所述正面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和第二丝印刮墨板;所述第一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轮和张紧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右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左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
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箱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位于正面传送带内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处于右滚轮和张紧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内侧相应位置。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均由散热风扇组成。
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三加热箱;所述反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反面传送带的上部外侧,第三加热箱设置在反面传送带的下部外侧。
它还包括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该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包括两个与正面传送带或反面传送带内侧触接的防滑滚轮,两个防滑滚轮呈“八”字形排布结构。
所述正面传送带和反面传送带均为钢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多普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多普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