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外侧隔热垫的烧结机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6912.6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钢;徐旭;林元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更换 外侧 隔热 烧结 机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烧结机台车。
背景技术
烧结机台车蓖条下方的隔热垫共有三~四排(注:台车长为1m的隔热垫为三排;台车长为1.5m的隔热垫为四排),在烧结生产过程中,台车上的两外侧隔热垫与相邻台车上的两外侧隔热垫之间间隙为1~4mm,每排隔热垫相互之间紧靠在一起。隔热垫具有避免台车本体直接受到强烈热辐射的功能,内、外排隔热垫的正常使用周期为18个月。隔热垫由于烧结矿的重量及抽风负压的作用,受到长时间热的反复作用,台车上的两外侧隔热垫的外侧极易烧损,如不及时更换,易损害台车本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及时更换外侧隔热垫。现有的更换外侧隔热垫的方法为:首先拆除压板联接件,一一取出台车两外侧的蓖条,再拆卸台车某一端的下拦板,取出烧损的外侧隔热垫,更换上新的外侧隔热垫,接着装上蓖条,并压上压板联接件,然后重新将下栏板装到台车端体上,最后再紧固栏板与台车端体之间的螺栓。在此过程中,拆装下栏板需要行车的配合,而重新将下栏板装到台车端体上时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调整,避免漏风现象的发生,因此更换一台台车的外侧隔热垫需要两人两天的时间。所以此种更换既增大了维护量,又提高了投资及备件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外侧隔热垫的烧结机台车,使更换外侧隔热垫时方便、迅速,减轻维护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快速更换外侧隔热垫的烧结机台车,包括台车中间车体4、台车端体3、通过紧固件2与台车端体3连接的栏板1、放置在台车中间车体4上的蓖条5、在蓖条5与台车中间车体4之间的外侧隔热垫6和外侧端部隔热垫8,其特征是:台车中间车体4的两外侧支撑梁导轨的一端靠外侧加工有一开口,此处导轨上装有外侧端部隔热垫8。
当台车外侧隔热垫需要更换时,首先拆除压板联接件9,一一取出台车两外侧的蓖条5,接着从台车中间车体4导轨端部的开口处取出烧损的外侧端部隔热垫8,再将烧损的外侧隔热垫6滑到端部,从开口处取出。然后,将新的外侧隔热垫6放入台车中间车体4的开口处滑入,再把新的外侧端部隔热垫8装在端部,装上蓖条5,最后压上压板联接件9。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台车中间车体4的两外侧支撑梁导轨的一端靠外侧加工有一开口,使更换外侧隔热垫非常方便,改变了现有的必须拆卸台车某一端的下拦板,才能一一取出烧损的隔热垫再更换上新的隔热垫的这种情况。使用本实用新型使更换外侧隔热垫非常简单、有效和快捷,运行平稳可靠,维护量小,降低劳动强度,投资和备件费用低,节省资源。本实用新型更换一台台车的外侧隔热垫只需要一人半天的时间,与现有更换情况相比,节省费用4/5。同时也保证了栏板与台车端体之间的配合不变,避免栏板与台车端体之间因频繁或重新装配而可能产生的漏风现象,确保台车上的烧结原料达到工艺要求的烧结料层厚度以及降低了漏风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烧结机台车,包括台车中间车体4、台车端体3、通过紧固件2与台车端体3连接的栏板1、放置在台车中间车体4上的蓖条5、在蓖条5与台车中间车体4之间的外侧隔热垫6和外侧端部隔热垫8,其特征是:台车中间车体4的两外侧支撑梁导轨的一端靠外侧加工有一开口,此处导轨上装有外侧端部隔热垫8。
由图2、图4可知,台车中间车体4上的开口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其长度L1>外侧端部隔热垫8的长度L2,其宽度B1>外侧端部隔热垫8下部尖点处与台车中间车体4的两外侧支撑梁导轨内侧面之间的距离B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台车中间车体4的开口侧的导轨上面加工有螺纹孔;外侧端部隔热垫8上加工有沉孔,用螺钉7将外侧端部隔热垫8紧固在台车中间车体4上。台车中间车体4开口侧导轨上的螺纹孔和外侧端部隔热垫8上的沉孔至少为两个。其中螺钉可选用M12×35螺钉8.8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6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测距和弹道补偿功能的瞄准镜分划板
- 下一篇:一种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