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功能材料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7376.1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国良;徐廷洁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功能 材料 浓度 负离子 清新 空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保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呼吸是人体生命之源,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是维护机体正常化的重要条件,人的生命、健康和寿命依赖于清新空气。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达到1000-1500个/cm3时,才是清新空气,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已成为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当空气中负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它对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调节身心、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均有明显作用,但是,当今环境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加之室内装饰及生活垃圾,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已大为减少,据测试,城市居室及办公室内负离子浓度仅达200-300个/cm3左右,空调房间更少,仅达100个/cm3左右,人们在室内很难甚至不可能呼吸到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即使采用空气“电晕放电法”产生负离子的空气清新器,虽然经过一定时间室内流动的空气可少部分被净化,但是,由于高压“电晕放电”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也伴随产生臭氧,两者即刻吹到空气中,空气来不及净化,便送到人们呼吸区,此时,人们呼吸到的仅仅是含高浓度负离子和臭氧的未被净化的空气,而不是含高浓度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同时,“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不利,加之使用一段时间,室内白色墙壁会发黑,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市场上还有一种经济实用的利用负离子功能材料产生负离子的产品,但由于是在敞开的空间产生负离子,难于获得高浓度负离子。近期,本专利申请人申请了“一种高浓度负离子产生方法”发明专利,并已获得“便携式高浓度负离子呼吸器”和“室内、车用高浓度负离子清新器”两项专利。本项专利是在上述专利基础上,解决进一步提高负离子浓度;解决产生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以及实用化问题,使人们在室内足不出户就能呼吸到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供人们保健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功能材料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发生器,以解决利用“电晕放电”产生负离子伴随产生臭氧等的不足和解决利用负离子功能材料在敞开空间产生负离子浓度低的问题;解决在发生器内就能产生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壳体、纳米负离子功能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载体、前盖板、后盖板、送风器如电扇、导风器和空气预过滤器等组成。壳体与前盖板和后盖板密封连接,壳体内腔形成一个产生和积累负离子的封闭的负离子产生室。纳米功能材料涂覆在壳体内表面和载体表面,涂覆功能材料的载体置于壳体封闭的负离子产生室内,把它分隔成多个负离子产生室,多个负离子产生室串接在一起,从而延长了负离子产生室长度,延长了自然界空气在负离子产生室停留时间,增加了负离子产生量。负离子产生室设自然界空气进口和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出口,空气过滤器安置在送风器壳体的盖板上,自然界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预过滤后进入送风器内,由送风器送入负离子产生室,纳米功能材料即刻对空气中的水分子产生“电离作用”产生负离子。自然界空气内产生负离子后,在继续向前流经串接的负离子产生室过程中,又不断产生和积累负离子,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随时间延长快速递增,与此同时,自然界空气在串接负离子产生室内逐渐被负离子净化,在负离子产生室出口处,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达到最高,而自然界空气被充分净化,从而获得净化的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由出口排出,并经导风器导向人们呼吸区。为了使呼吸到的负离子浓度达到保健浓度,串接的负离子产生长度在100mm以上。与常规“电晕放电”产生的负离子空气相比,本实用新型是自然界空气在负离子产生室内净化后排出,排出的是经过净化后的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而常规“电晕放电法”是将产生的负离子和伴随产生的臭氧即刻吹送到空气中,吹送出去的是含高浓度负离子和臭氧的未被净化的空气,本实用新型送出的经过净化的高浓度负离子清新空气,与之相比空气更加清新,绝无臭氧、无毒无害、不耗电、经济、安全、长期有效。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国良;徐廷洁,未经范国良;徐廷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吸吮正负压吸奶器
- 下一篇:肿瘤内科器物消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