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勘探人工钻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7523.5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军;占德发;王建友;包俊杰;焦庆坤;李伯年;雷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7/046;E21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勘探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勘探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无水勘探人工钻。
背景技术
野外地震勘探首先需要在地表钻孔,然后在钻井中放入炸药,再引爆炸药测试其地震波形,从而可以分析该地域的地质情况。目前常用的钻机有沙漠钻机、空气震击山地钻及其它利用泥浆循环的钻机。沙漠钻机、空气震击山地钻需要提供动力才能工作,而且过于笨重,需要三个人才能作业,不便于野外生产,而泥浆循环的钻机每口井需要消耗100公斤左右的水。
野外地震勘探工区的地表条件复杂,在交通不便及无水源的平原、丛林、海滩等复杂工区进行地震勘探钻井,从遥远的地方将水源引入到施工现场,不仅制约了钻井速度,还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无动力的无水勘探人工钻。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水勘探人工钻,包括钻头、钻杆、钻杆接杆及手柄,所述钻头由两钻刃组成,两钻刃中部相互分离且螺旋成麻花状,两钻刃下部逐步靠近直至连为一体形成钻尖,两钻刃的上部呈圆弧状连接形成钻尾,两钻刃每一横截面的最外端设有刃口,钻杆连接在钻尾上部,钻杆接杆通过连接部件依次连接在钻杆上方,手柄连接在最上端钻杆接杆的顶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该钻机结构简单,零件极少,体积小,重量轻,极易掌握,只需一人即可进行钻井作业,靠人工的力量旋转手柄,带动钻头旋转掘井,无需水源,对大气无污染,对农田或其它地表生态的危害性小,且操作安全。使用连接部件将钻杆接成所需长度,到现场组装,更加便于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套及钻杆接头,钻杆接头分别焊接在钻杆接杆的端部及钻杆的上端,钻杆接头的前端均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榫,凸榫侧面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接头销和接头销孔,钻杆接头上靠近凸榫的部位还焊接有垂直于钻杆轴线的钻杆销,相对接的两钻杆接头的凸榫相互嵌合,凸榫的相向侧面相贴合,一钻杆接头的接头销插入另一钻杆接头的接头销孔中,连接套套在钻杆接头外,其内径与钻杆及钻杆接杆的外径相适配,连接套下端的圆周上设有下销槽,所述下销槽包括相互连通的L形槽及轴向腰形长槽,L形槽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钻杆销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腰形长槽相适配。该连接部件在组装时,先将两钻杆接头的凸榫相互嵌合对接,凸榫的相向侧面相贴合,一钻杆接头的接头销插入另一钻杆接头的接头销孔中,两根钻杆得以连接;再套上连接套,将钻杆销从L形槽的开口处滑入,再旋转连接套,将钻杆销置于腰形长槽中,钻井时,钻杆销卡在腰形长槽的顶部,既可以传递扭矩,同时连接套对两根钻杆的连接部有加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上端的圆周上设有上销槽,上销槽包括相互连通的L形槽及轴向腰形长槽,L形槽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上销槽的槽宽与所述下销槽的槽宽相等,所述钻杆接杆的圆周上焊接有垂直于钻杆接杆轴线的悬挂销,悬挂销的外径与所述上销槽的槽口宽度相适配。连接套的两端均设有销槽,可以掉头使用;连接套不用时,将悬挂销从上销槽L形槽的开口处滑入,再旋转连接套,将悬挂销置于腰形长槽中,便于连接套的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改进,所述钻杆接杆的最顶端焊接有手柄套,手柄套的轴线与所述钻杆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手柄置于手柄套中,手柄的外径与手柄套的内径相适配。不用时可卸下手柄,便于携带;使用时,将手柄插入手柄套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水勘探人工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杆接头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钻头、1a钻尖、1b钻尾、2钻杆、2a钻杆接头、2b接头销、2c钻杆销、3连接套、3a上销槽、3b下销槽、4钻杆接杆、4a悬挂销、5手柄、6手柄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水勘探人工钻,包括钻头1、钻杆2、钻杆接杆4及手柄5,钻头1由两钻刃组成,材料为弹簧钢,两钻刃中部相互分离且螺旋成麻花状,两钻刃下部逐步靠近直至连为一体形成钻尖1a,两钻刃的上部呈圆弧状连接形成钻尾1b,两钻刃每一横截面的最外端设有刃口,钻杆2连接在钻尾上部,钻杆接杆4通过连接部件依次连接在钻杆2上方,钻杆接杆4的最顶端焊接有手柄套6,手柄套6的轴线与钻杆的轴线相垂直,手柄5置于手柄套中,手柄5的外径与手柄套的内径相适配。不用时可卸下手柄5,便于携带;使用时,将手柄5插入手柄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油管防磨损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牙轮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