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7952.2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家明;张雄;赵斌;褚俊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8 | 分类号: | B21B4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闫彪;何朝旭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槽水切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精轧除鳞集水槽内的水切板结构,属于除鳞集水槽结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轧生产中需要利用高压水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即除鳞)。在除鳞罩里都设有集水槽,主要作用是收集除鳞后的高压水,减少带钢温降。现有集水槽的前端一般连接有水切板,用于减轻高压水对集水槽的冲击(即起到切水效果),以提高集水槽的使用寿命。但在实际生产中,进入精轧除鳞的带钢常常凹凸不平,带钢在通过集水槽时常会碰撞到集水槽前端的水切板。现有集水槽的水切板如图1所示,水切板1通过螺栓2安装在集水槽本体3前端的焊接短板5上,当带钢10与水切板1碰撞时,受力的水切板1传递给螺栓2和焊接短板5后对螺栓2和焊接短板5形成剪切力,容易引起螺栓2松动,甚至出现因水切板1瞬间受力较大而使螺栓2和焊接短板5断裂,导致水切板1、螺栓2和焊接短板5脱落到带钢10上,造成带钢轧制事故。为了避免水切板1及螺栓2和焊接短板5受到带钢碰撞而脱落,目前的做法是通过抬高集水槽高度,确保带钢接触不到集水槽的水切板1;然而这样会影响集水槽的集水效果,起不到收集除鳞水的作用,最终影响精轧穿带稳定性和精轧板形。
经检索,尚未发现更好解决上述水切板1及螺栓2和焊接短板5受到带钢碰撞而脱落的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受到带钢碰撞而不易脱落的集水槽水切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所述水切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集水槽本体前端的下端面。
这样,相比现有水切板,在精轧生产中,本实用新型的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由于直接将水切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集水槽本体前端的下端面,去除了焊接短板,因此当水切板受到带钢碰撞时,水切板的受力大部分传递集中到集水槽本体上,而且传递给螺栓的受力由原来的剪切力改变为压力;这样,不会再引起螺栓松动,更不会拉断螺栓,从而杜绝水切板及螺栓受到带钢碰撞而脱落带来的轧制事故,大大提高了水切板使用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水切板形成有L形槽口,所述L形槽口相垂直的两侧面分别与集水槽本体前端的前端面和下端面彼此贴靠。
这样,水切板在集水槽本体前端形成一钩折(即水切板L形槽口的一侧端),不仅有更好的切水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水切板的受力,增加水切板受力在集水槽本体前端的横向传递,从而进一步减小螺栓的受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集水槽本体上对应所述螺栓的螺栓孔与所述螺栓之间留有1mm的装配间隙。
这样便于水切板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是本实用新型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水切板1通过螺栓2固定在集水槽本体3前端的下端面。集水槽本体3的下端面设有集水槽筋板4(现有)。集水槽本体3上对应螺栓2的螺栓孔与螺栓2之间留有1mm的装配间隙,便于水切板1的安装和拆卸。
水切板1形成有L形槽口,L形槽口相垂直的两侧面分别与集水槽本体前端的前端面和下端面彼此贴靠。
显然,本实施例中的水切板1可以想到的变化有:1)省去L形槽口,水切板1是一直板或其他形状的板;2)集水槽本体3上的螺栓孔与螺栓2之间也可以不留装配间隙或留有其他数值的装配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精轧除鳞集水槽水切板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