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井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8119.X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辉;梅振红;朱改新;李选玉;殷刚;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南阳市油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73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井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田广泛使用的是游梁式抽油机,它具有经久耐用,结构简单的优点,但也具有如效率低、工作状态不平稳等缺点,且游梁式抽油机的主要参数调节困难,如冲程可调节量小,冲次调节困难,调节时必须更换传动系统部件,如皮带轮等。
专利号为ZL20052009338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螺旋卷筒智能抽油机,这种螺旋卷筒智能抽油机的底盘上安装有塔架和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电控柜,塔架上安装有上平台,上平台上伸出有支架,支架上装设导轮,在上平台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安装在轴承座上的螺旋卷筒传动连接,在螺旋卷筒的两侧固定并缠绕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导轮与悬绳器连接,另设钢丝绳固定于螺旋卷筒的中部并反向缠绕,再与配重箱铰接。该机结构简单、调参方便、传动路线短、高效节能,并可实现智能化抽油。
但上述的螺旋卷筒智能抽油机只能进行单油井抽油作业,每一口油井都需要配备一台抽油机,且每一台抽油机均需配备相当数量的配重块,耗费了大量的物质材料,特别是用在丛式井采油现场时,所需采油生产设备投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井抽油机,这种双井抽油机可以有效解决当如上述螺旋卷筒智能抽油机应用于丛式井采油时,所需采油设备较多、且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井抽油机,包括主抽油机和副抽油机,所述主抽油机包括主机架,在主机架的上平台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和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主滚筒,在主滚筒上缠绕有主皮带,所述主皮带一端固定在主滚筒上,另一端为用于牵引主抽油机上抽油杆的自由端,在所述主滚筒上缠绕有与主皮带互不影响的主配重箱皮带,所述主配重箱皮带连接有主配重箱;所述副抽油机包括副机架,在副机架的上平台上设置有副滚筒,所述副滚筒与所述主滚筒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在副滚筒上缠绕有副皮带,所述副皮带的一端固定在副滚筒上,另一端为用于牵引副抽油机中抽油杆的自由端,所述副皮带在副滚筒上的缠绕方向与所述主皮带在主滚筒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副滚筒上缠绕有与副皮带互不影响的副配重箱皮带,所述副配重箱皮带连接有副配重箱。
所述主皮带及副皮带分别缠绕在对应的主滚筒及副滚筒的两侧,所述主配重箱皮带及副配重箱皮带分别缠绕在对应的主滚筒及副滚筒的中部。
在所述主机架及副机架的同一侧分别安装有向外侧伸出的主导轮支架及副导轮支架,所述主导轮支架上远离主机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主导轮,所述主皮带绕设在所述主导轮上;所述副导轮支架上远离副机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副导轮,所述副皮带绕设在所述副导轮上。
所述的主、副导轮支架分别铰接在对应的主、副机架上,所述主、副导轮支架的下部对应设置有主、副支撑杆,所述主、副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的主、副机架上,所述主、副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主、副导轮支架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低速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轴将主、副抽油机上的主、副滚筒传动连接,由主抽油机上的驱动装置来驱动两台抽油机动作,主皮带与副皮带在对应滚筒上的缠绕方式正好相反,这样当主抽油机为上冲程时副抽油机为下冲程,主、副抽油机克服抽油阻力所承受的载荷就互相配重,这这样就减小了动力消耗,简化了采油设备机构,从而降低了采油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驱动装置驱动两台抽油机同时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了在丛式井采油现场所需投入的采油设备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当两台抽油机井况负载不同时,可向主配重箱和/或副配重箱中放置配重块来调节载荷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动力消耗,并且可以提高双井抽油机工作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抽油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南阳市油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南阳市油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