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灌注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9067.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焦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灌注桩,特别是一种具有预埋筋或者交叉筋的灌注桩。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的施工主要包括灌注桩、预制桩、PHC桩等,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而成。但这类桩都存在桩底沉渣(虚土)无法清理干净的突出问题,因而制约了其承载能力和工程质量的稳定性。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中国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预制桩的挤土效应在饱和粘性土中是负面的,会引发灌注桩断桩、缩颈等质量事故,对于挤土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会导致桩体上浮,降低承载力,增大沉降;挤土效应还会造成周边房屋、市政设施受损;在松散土和非饱和填土中则是正面的,会起到加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对于非挤土桩,由于其既不存在挤土负面效应,又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桩的几何尺寸和单桩的承载力可调空间大。因此钻、挖孔灌注桩使用范围大,尤以高重建筑物更为合适。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简称PHC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0℃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疑土预制构件,标准节长为10m,直径从3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80。
在上述三种桩基工程中,PHC管桩为目前新兴起来的一种施工方式,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加上本身造价较高,使用的并不是很多;预制桩的质量很好,但会出现断桩等现象,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桩身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承载力和抗冲击力较弱的问题,稳固性较差,并且有其对土质的要求较高,人们正在寻找合适的方式给予替代;而灌注桩由于其承载能力较高,但现有技术中的灌注桩的造价太高,并且效率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合了灌注桩以及预制桩的优点的新型灌注桩,不但使单桩具有较高承载力,而且在桩身连接处也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抗冲击力,稳定性较高。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灌注桩,包括钢套、上浇砼底座、下浇砼底座、现浇桩身,灌注桩的上段为钢套,下段为现浇桩身,钢套内设置有混凝土,钢套通过上浇砼底座与现浇桩身连成一体,现浇桩身的下端设置有下浇砼底座。
在上述方案中,混凝土中设置有上预制筋,上预制筋穿过上浇砼底座伸入至现浇桩身中,现浇桩身中的下预制筋穿过下浇砼底座插入土层中。
在上述方案中,上浇砼底座和现浇桩身的内部设置有上交叉筋,现浇桩身和下浇砼底座中设置有下交叉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采用预制桩的同时,部分桩体仍采用灌注桩,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造价;另一方面保证了其承载能力。
2)、由于在桩身连接处采用了预制筋以及交叉筋,从而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和抗冲击力,提高了其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C-C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B面的剖视图;
1、钢套;2、上浇砼底座;3、下浇砼底座;4、现浇桩身;5、混凝土;6、上预制筋;7、下预制筋;8、上交叉筋;9、下交叉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图:一种新型灌注桩,包括钢套1、上浇砼底座2、下浇砼底座3、现浇桩身4,灌注桩的上段为钢套1,下段为现浇桩身4,钢套1内设置有混凝土5,钢套通过上浇砼底座2与现浇桩身4连成一体,现浇桩身4的下端设置有下浇砼底座3。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添加预埋筋,如图中所示:混凝土5中设置有上预制筋6,上预制筋6穿过上浇砼底座2伸入至现浇桩身4中,现浇桩身4中的下预制筋7穿过下浇砼底座3插入土层中。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添加交叉筋,如图中所示:上浇砼底座2和现浇桩身4的内部设置有上交叉筋8,现浇桩身4和下浇砼底座3中设置有下交叉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湿两用拖布
- 下一篇:一种可挂的新型清洁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