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9156.2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栾积毅;武雪梅;吴贵福;翁志刚;唐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D88/68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23204 | 代理人: | 吕凤云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螺旋 微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实验室研究煤粉及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使用的给粉装置,大多为普通给粉装置,在微量给粉小于1g/min时,存在精确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如采用普通的螺旋给料形式,将出现粉状物料在料仓落入螺旋的位置发生架拱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实验室研究煤粉及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使用的给粉装置,在微量给粉小于1g/min时,存在精确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由:第一电机及减速器、第一变频器、传动组件、毛刷、料仓、轴流搅拌叶片、搅拌轴、加料口、第二变频器、第二电机及减速器、气压平衡管、送粉风管、空心螺旋、引射器、螺旋外壳、支架构成。空心螺旋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电机及减速器相连接,第一电机及减速器与第一变频器相连接,第二变频器与第二电机及减速器相连接,第二电机及减速器、搅拌轴、轴流搅拌叶片分别安装在料仓上,毛刷安装在搅拌轴上,气压平衡管一端与料仓的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送粉风管相连通,送粉风管安装在引射器上,料仓装在螺旋外壳上,螺旋外壳一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引射器相连接,料仓的上端设有加料口,第一电机及减速器和螺旋外壳安装在支架上。该产品通过轴流搅拌叶片使料仓内的粉状物料上下翻动,避免了物料压实,搅拌轴端部毛刷能够有效消除空心螺旋螺距间的粉料架拱堵塞现象,使粉状物料连续通畅流入空心螺旋的中间落料口及空腔,实现等体积微量给粉,该装置给粉过程无扰动,无不同料位误差,稳定性和精确性好,通过改变变频器输出频率调节电机转速实现不同的给粉量,调节方便,可以输送煤粉粒度小于2mm的生物质颗粒,满足实验室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电机及减速器 2-第一变频器 3-传动组件
4-毛刷 5-料仓 6-轴流搅拌叶片 7-搅拌轴
8-加料口 9-第二变频器 10-第二电机及减速器
11-气压平衡管 12-送粉风管 13-空心螺旋
14-引射器 15-螺旋外壳 1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由:第一电机及减速器1、第一变频器2、传动组件3、毛刷4、料仓5、轴流搅拌叶片6、搅拌轴7、加料口8、第二变频器9、第二电机及减速器10、气压平衡管11、送粉风管12、空心螺旋13、引射器14、螺旋外壳15、支架16构成。空心螺旋13通过传动组件3与第一电机及减速器1相连接,第一电机及减速器1与第一变频器2相连接,第二变频器9与第二电机及减速器10相连接,第二电机及减速器10、搅拌轴7、轴流搅拌叶片6分别安装在料仓5上,毛刷4安装在搅拌轴7上,气压平衡管11一端与料仓5的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送粉风管12相连通,送粉风管12安装在引射器14上,料仓5装在螺旋外壳15上,螺旋外壳15一端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另一端与引射器14相连接,料仓5的上端设有加料口8,第一电机及减速器1和螺旋外壳15安装在支架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窨井无盖可自动弹出的安全标志
- 下一篇:一种冰箱的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