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9418.5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领;黄振锋;宁福国;王新红;张永旺;周超;郭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器 容器 密封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生素生产过程用的双锥混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密封结构。
二、背景技术
双锥混合器在化工生产企业的应用比较广泛,现有的设备提供厂家提供的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的密封安装结构大都是采用“扣压式”间接连接方式,通过拉杆螺栓扣压一个扣块,扣在容器盖体的边沿上,为了提高其扣压的效果,保证扣压的力度,一般在容器盖体的边沿设有一个环形的凸起,在扣块上设置有与该环形凸起匹配的沟槽,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装紧固。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结构有其不足之处,扣块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另外由于扣块长度过长,在载荷过大的时候容易产生倾斜,脱扣,造成生产事故。
另外就是原有的盖体和容器口之间的密封是靠夹进去的一个垫圈实现的,每次开盖后,都得调整垫圈位置,垫圈在长期使用后还会变形,进一步的提高了调整难度,使用极不方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密封结构,该结构安装紧固、密封性能好、并且便于拆卸、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密封结构,含有翻边容器口、对开法兰、钢圈、旋转螺栓、盖体,所述的钢圈内径比翻边容器口外径略大;所述的对开法兰内径比容器口内径略小,在对开法兰的外沿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若干个开口定位块;所述的旋转螺栓的尾部套装在所述的钢圈上;所述的盖体外边沿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若干个开口定位块;盖体的开口定位块与对开法兰的开口定位块匹配;盖体的内壁设与翻边容器口匹配的密封垫圈;所述的钢圈套装在翻边容器口上,所述的对开法兰卡在翻边容器口背部,盖体扣在翻边容器口上,所述的旋转螺栓穿过对开法兰和盖体上的开口定位块,将盖体压装在翻边容器口上。
所述的盖体内壁设有两个同心的环形圈,在两个环形圈之间镶嵌有所述的密封圈。
所述的旋转螺栓的数量与对开法兰和盖体上的开口定位块的数量匹配。
所述的盖体的边沿还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铰接孔。
所述的对开法兰上的开口定位块为“U形叉”,该“U形叉”搭接在对开法兰的外沿。
所述的盖体上的开口定位块为“U形叉”,该“U形叉”搭接在对开法兰的外沿。
所述的对开法兰和盖体上的开口定位块均为六个,成正六边形分布,所述的旋转螺栓也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盖体的边沿设置开口定位块,通过旋转螺栓直接压装在该开口定位块,实现了螺栓和盖体的直接连接,避免了原来经过扣块的间接连接方式种种弊端,保证了盖体和容器口直接的连接强度。
2、在盖体的内侧设置镶嵌式的密封结构,直接将垫圈和盖体连接成一体,在开盖和关盖时就不用考虑密封的问题,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另外采用对开式法兰和环形钢圈以及旋转螺栓的组合结构,与盖体密封结构相关的各种部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和混合器的直接连接,并且所有部件的拆卸都很方便,便于该密封结构的以后维修,即使维修也不会伤害的混合器本身。
四、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双锥混合器的容器口密封结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对开法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钢圈和旋转螺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图中1.盖体、2.翻边容器口、3.旋转螺栓、4.钢圈、5.对开法兰、1-1.开口定位块、1-2.耳板、1-3.铰接孔、1-4.环形圈、1-5.密封圈、5-1.开口定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乙醇发酵耦合膜分离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斛蒲桃果醋的酿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