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半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0087.7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6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金美余;张冰成;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B22C9/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铁管 芯盒半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工艺装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大口径铸铁管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半模。
背景技术
大直径铸铁管承口内腔形状和尺寸是由承口砂芯形成和保证的。离心铸管生产工艺要求砂芯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和较高的砂芯强度,另外,其生产效率也应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为使成品离心铸管顺利对接安装,且保证管路接口的密封性能良好,在打压过程中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承口砂芯的工装设计及制作工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工装半模底面的凸台给毛坯铸造加大了难度,且增加加工量;半模底面的凸台在吊装运输及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原半模底面与砂芯的接触面积较大,增加了半模与砂芯的粘结力,增加了能源消耗。
下面结合本说明书附图对现有技术作具体描述: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工装半模4的底面有一个拐弯圆角,形成径向向内的凸台11。凸台11在底面的最薄处厚度为10mm左右,伸出立面长度为40mm左右(按芯盒型号不同尺寸有所差别)。半模4为铸件,立面厚度比较均匀为50mm左右,底面伸出一块厚为10mm长为40mm的凸台11,壁厚不均匀会引起半模4的铸件毛坯因冷却不均匀造成过大的内应力,甚至出现裂纹,给半模4的铸造增加难度。
且成型后的半模在生产过程中不便于吊装运输,凸台11容易掉块损坏。在生产中,由于更换产品型号、芯盒存放等过程中,芯盒的吊装频繁出现,在吊装或是在生产过程中,芯盒的磕碰在所难免。由于半模4的材质为灰铸铁,脆性较大,极易出现半模4最薄弱处的凸台11脱落现象。铸铁不易焊接,即使焊接或修补后再加工,找正也很困难。因此生产中损坏后的半模4一般不进行修复,直接报废。半模4上凸台11脱落后与底板6、芯棒5不能形成一个封闭的轮廓,会使砂芯12出现飞边、多肉等缺陷,增加工人修芯劳动强度,甚至导致砂芯12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半模,其目的是降低半模铸造难度,提高砂芯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半模,所述的半模为两件,安装在芯盒底座上,通过导轨、气缸以及导杆实现两件半模的分合运动,所述的半模的内孔一端,与底板配合,所述的半模、底板及芯棒构成砂芯的型腔,所述的半模上与球铁管管体相应的内孔为一个直通的光孔。
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支座安装在所述的芯盒底座上。
所述的导杆通过导杆支座导向支承,所述导杆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芯盒底座上。
所述的芯棒上设有吊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掉了半模上的凸台部分,芯盒半模壁厚均匀,铸造时按砂芯形状直接可以铸出立面斜度,减小了半模铸造难度,减少了铸件加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小了半模与底座及半模与砂芯的接触面积,因此减小了半模自身重量、半模与底座的摩擦力及半模与砂芯的粘结力,经生产实践证明气缸的动力可减小15%左右,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小了半模的损坏率,提高了砂芯精度,提高了砂芯合格率,减少了工人的修芯工作量,即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涉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凸台结构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半模去掉凸台结构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7为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工装的俯视图;
图8为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工装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
1、气缸,2、芯盒底座,3、导轨,4、半模,5、芯棒,6、底板,7、导杆,8、导杆支座,9、气缸支座,10、吊装装置,11、凸台,12、砂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渣机保护渣加入导向装置
- 下一篇:钓线组连结件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