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不对称送风结构的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0515.6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蒋美蓉;顾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不对称 送风 结构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降温结构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普通电动机的常规结构为外置定子,内置转子。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该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积累成害,直至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电动机内置的转子两端分别设有开式叶片风轮,与转子同轴旋转时产生的风起到驱热降温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转子两端为对称结构,即两端的风轮叶片轴向长度尺寸相同,旋转时产生的风速、风量一样,电动机内腔中因无气压差形不成空气对流,转子两端的风轮叶片只能作所及范围内的局部降温,不能将电动机内的热量外排,易造成电动机因过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同,能在电动机内腔产生气压差形成空气对流,从而明显改善驱热降温效果的内置不对称送风结构的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内置不对称送风结构的电动机,它由左端盖、电机轴、外壳、定子、转子、右端盖构成电动机主体;所述转子两端面分别设有开式叶片结构的左风轮和右风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左风轮和右风轮构成不对称送风结构,左风轮的叶片轴向长度L1是右风轮的叶片轴向长度L2的1.6~2.0倍。
上述结构中的电动机转子旋转时,左风轮产生的风力值大于右风轮,左、右风轮因结构差异产生气压差形成空气对流,其气流方向从左向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电动机转子两端风轮为非对称结构,旋转时产生的气压差形成空气对流,气流促成热交换和热量外排,使电动机内腔得到有效降温;
2.电动机转子两端风轮为非对称结构,制作工艺相同,不增加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内置不对称送风结构的电动机,它由左端盖1、电机轴2、外壳3、定子4、转子5、右端盖6构成电动机主体;所述转子5两端面分别设有开式叶片结构的左风轮5.1和右风轮5.2,左风轮5.1和右风轮5.2构成不对称送风结构,左风轮5.1的叶片轴向长度L1是右风轮5.2的叶片轴向长度L2的1.6~2.0倍。本实施例为30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左风轮5.1的叶片轴向长度为80mm,右风轮5.2的叶片轴向长度为45mm。电动机转子5旋转时,左风轮5.1产生的风力大于右风轮5.2,在电动机内产生气压差形成空气对流,其气流方向从左向右,气流促成热交换和热量外排,有利于电动机降温。改善了电动机的运行质态,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水式玻璃清洗器
- 下一篇:交通信号数据接入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