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连动型六氟化硫瓷柱式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0875.6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钟昌庆;李明洁;林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创元高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42 | 分类号: | H01H33/42;H01H3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连 六氟化硫 瓷柱式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及超高压输变电开关设备,特别是一种三相连动型六氟化硫瓷柱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系统中断路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竞争越来越激烈,旧有的设计操作繁杂、成本高,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现有的三相连动式设计是将操动机构置于两边的台架上,这样的设计需要操动机构的所提供的能量较大不易靠单纯的弹簧操动机构来实现,并且由于传动连杆传动距离远,对传动连杆的刚度于抗疲劳性要求较高,故在使用相同材料情况下原有的传动联杆会变的粗大、笨重会导致能量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连动型六氟化硫瓷柱式断路器,可有效降低开关设备的相间不同期性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适用于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三相连动型六氟化硫瓷柱式断路器,包括A、B、C三相的瓷柱和固定于A、B、C三相的瓷柱下端的机构箱体,所述三个机构箱体之间通过支架连接,
所述B相机构箱体内设有操动机构和主拐臂组件,所述主拐臂组件包括长拐臂、短拐臂和拐臂轴,所述拐臂轴一端与长拐臂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短拐臂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操动机构通过连杆组件与短拐臂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短拐臂上端与B相断路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长拐臂的上端与传动连杆I活动连接,所述长拐臂的下端与传动连杆II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I与传动连杆II均设于支架内;
所述A相机构箱体与C相机构箱体内均设有分闸机构,所述传动连杆I与A相机构箱体内的A相分闸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连杆II与C相机构箱体内的C相分闸机构连接,A相分闸机构与A相断路器拉杆连接,C相分闸机构与C相断路器拉杆连接。
操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齿轮组、传动轴、合闸弹簧、弹簧座和弹簧压板,所述弹簧座固定于B相机构箱体内的固定支架下侧,所述合闸弹簧固定于弹簧座与弹簧压板之间,所述弹簧压板中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齿轮组中凸轮的凸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上还固定有拐臂连接件,所述拐臂连接件与操动机构拐臂活动连接,所述操动机构拐臂与连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机固定于B相机构箱体内,所述电动机与齿轮组连接。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操动机构拐臂连接件、调整连杆和主拐臂连接件,所述调整连杆分别与操动机构拐臂连接件、主拐臂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主拐臂连接件与短拐臂中部活动连接。
所述A相分闸机构与C分闸机构均包括分闸弹簧、分闸弹簧座、分闸弹簧压板、传动杆和拐臂组件,所述拐臂组件包括连杆拐臂、拉杆拐臂和固定轴,所述连杆拐臂下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拉杆拐臂下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拐臂上端与传动连杆I或传动连杆II活动连接,所述拉杆拐臂上端与A相断路器拉杆或C相断路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分闸弹簧座固定于A相机构箱体或C相机构箱体内的分闸固定支架下侧,所述分闸弹簧固定于分闸弹簧座与分闸弹簧压板之间,所述分闸弹簧压板中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拉杆拐臂中部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B相机构箱体内的操动机构和主拐臂组件带动A相和C相机构箱体内的分闸机构连动运动,由于将操动机构放置于中间相故传动连杆I和传动连杆II的传动距离小,这样对传动连杆I和传动连杆II的刚度和抗疲劳性要求相对较小,可以减小传动连杆的质量、减小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的操动机构采用了合闸弹簧,分闸机构采用了分闸弹簧,这样可以轻易实现设备的正常控制,且组装便利简易,质量可靠,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有效降低开关设备的相间不同期性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适用于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相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拐臂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创元高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创元高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形板及由其形成的三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粉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