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车的车体传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0932.0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宝;吴新刚;李莹;单静华;张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华北 |
主分类号: | B66F9/065 | 分类号: | B66F9/065;B66F9/18;B66F9/2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车体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铁路制造或检修货车的车体生产线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量,铁路行业在近几年进行了全新的技术革命。客货车的几次提速对车辆的新制及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体新制及检修现有的作业方式是利用天车吊运车体在各个工位之间移动,或者用简易的输送架送出后,还要用吊车将其吊回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由于上述生产方法须多个吊车在车间上空交叉作业,下面又有很多工人工作,这种接近于原始的作业方式不仅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工人作业的劳动强度高,而且存在生产效率低、占用空间大、交叉作业存在不安全隐患等缺点。而且往返数次的吊运导致车体新制及检修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对整体生产进度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在新制及检修车体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货车的车体传输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两侧具有车轮,其结构要点车体内设置有车轮驱动机构及升降机,升降机的输出丝杆上设置丝母,丝母上设置有销轴,销轴与摆杆相连,摆杆通过动轴与卡紧勾爪连接,卡紧勾爪固定在定轴上;车体上表面设置有芯盘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代替了现有的天车吊运,可与其它设备组合形成车体新制及检修的流水作业生产线,保证了车体在各工位间的转运和移动,减少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因为取消了天车吊运的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因吊装引起的车体变形,车体的检修质量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载工件卡紧时的状态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3,车体3的底部两侧具有车轮1,车体3内设置有车轮1的驱动机构2及升降机8,升降机8的输出丝杆16上设置丝母17,丝母17上设置有销轴15,销轴15与摆杆13相连,摆杆13通过动轴12与卡紧勾爪14连接,卡紧勾爪14固定在定轴10上,车体3上表面设置有芯盘座4。
为方便工件定位、加工方便,可在芯盘座4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销6。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轨道上,货车车体5由其它设备放置到本实用新型的芯盘座4上,并使货车车体5上芯盘的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销6内;升降机驱动电机7旋转带动升降机8的输出丝杆16旋转,使丝母17沿输出丝杆16向下行走;丝母17上的销轴15带动摆杆13和动轴12向下行走,使卡紧勾爪14沿定轴10向内收拢,卡紧货车车体5(见图3),车轮1的驱动机构2得电带动本实用新型车轮1转动,本实用新型载货车车体5向前或向后移动到达指定位置。
作业时与其它配套设备形成生产作业线,本实用新型为生产作业线提供传输功能;应用方法是在每个工作工位配备两个本实用新型;须传输货车车体5时,将两个本实用新型分别放在货车车体5上芯盘下面,卡紧卡紧勾爪14,使本实用新型顶起货车车体5,驱动本实用新型将货车车体5传送到下一工作位置。然后,本实用新型返回原位置,等待进行下一个传输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华北,未经于华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履带板磨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