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快门式3D眼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1994.3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3/36;G02B27/2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快门 眼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电影,3D电视机,3D游戏机等3D显示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快门式3D眼镜系统。在帧序时分方式实现的3D显示系统中,其通过数字化传输的方式实现显示设备的3D图像与快门眼镜的左右液晶光阀开关保持同步,从而实现立体视觉的一种3D眼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阿凡达的热映,带动3D电影,3D电视等市场骤然升温。在各类3D显示技术中,自从1922年Laurens Hammond发明了快门眼镜式3D显示技术,由于以前的显示刷新率低和液晶响应时间过慢,造成闪烁感很强,无法达到实用化。随着液晶材料响应速度的提高(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可以实现120Hz以上的刷新频率),目前用快门眼镜方式实现3D显示的系统逐渐成为了主流。
美国的XPAND,NVIDA,REALD等公司相继推出了红外线快门式3D眼镜,但是由于他们的同步识别通信方式一般都采用类似普通齿形钥匙锁的方式对红外线脉冲的脉宽和脉型进行特别调制,以实现显示设备发射端和快门眼镜接收端的同步识别。这样就造成各种3D显示设备和3D眼镜必须专门配对,无法实现不同型号或者不同品牌间的相互兼容。同时由于同种型号的红外线信号调制是相同的,而且是不能更换的,可以实现一台3D显示设备配多个眼镜,但是不能实现在同一个场所多台相同设备同时使用,否则就会相互窜扰,不能正常使用。
由于3D显示设备间不能兼容互换,这样就使得消费者在需要增加眼镜时,购买很不方便;同时象游戏厅一类公共场所不能同时使用多台3D显示设备,给使用场所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兼容多种3D显示设备,又能多设备同时工作的3D眼镜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现有3D眼镜系统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本发明“一种数字化快门式3D眼镜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化的快门式3D眼镜系统,可以实现不同3D显示设备的3D眼镜相互兼容,并能够实现在同一场所多台设备同时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字化快门式3D眼镜系统由红外线数字编码发射器和快门式3D眼镜组成。
所述的红外线数字编码发射器由同步输入电路、MCU微处理器、总线通信接口和红外线发射电路组成。
所述的同步输入电路是将3D显示设备输出的同步信号转换成MCU能够使用的电压信号,输入到MCU的检测端。
所述的MCU微处理器主要功能是将同步输入电路输入的同步信号,按一定的编码格式对同步信号进行数字编码,并进行载波调制,然后输出至红外线发射电路,实现了同步信号的数字编码化传送。同时3D显示设备通过总线通信接口和MCU进行通信,3D显示设备根据自身的特性需求将本机设备码、开关频率、占空比、相位偏移量等参数以及控制命令等通过总线通信接口传输给MCU。然后MCU将这些参数以一定的通信格式进行数字编码,并进行载波调制,然后输出至红外线发射电路,传送给3D眼镜,实现了3D显示设备和3D眼镜之间的参数共享设置,也就是做到了3D眼镜可以自动适应各种不同规格参数的3D显示设备。
所述的MCU微处理器对同步信号的数字编码方法是:在同步信号的下降沿或上升沿将本机的设备码以二进制行数字化编码,数字编码的码流数据结构由用于启动快门眼镜接收电路的起导码、用于标识立体显示设备与快门眼镜配对的设备码和用于区分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属性码组成;起导码由1个2P脉宽的启动脉冲+1个1P脉宽的空白间隔码+1个1P脉宽的引导脉冲组成;设备码由每bit都为1P脉宽的共8个bit组成,用于区分不同的设备;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多台设备同时工作,对同步编码进行间隔发射,比如要实现在一个场所同时使用8台设备,那就将同步编码间隔16个同步周期以上。以便在同一环境下可以实现多台3D显示设备配合各自设备码的眼镜同时使用而不相互窜扰;属性码由1个bit组成,用于区分当时同步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
所述的参数设置编码的通信协议为:规定一段特殊的设备码为参数设置标识码,当需进行参数设置传输时,发射器在第一个同步沿先发送一个参数设置标识码,接着在下个同步沿发送参数数据和该数据的补码。3D眼镜在接收到第一个同步沿发送过来的参数设置标识码后,将接下来的同步沿发送过来的新的参数数据保存下来,从而实现了3D显示设备和3D眼镜各项参数的同步更新。
所述的总线通信接口,主要是实现3D显示设备与编码发射器之间的数据通信,3D显示设备通过通信总线接口将机器码、开关频率、占空比、偏移量、控制命令等参数传输至MCU的编码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