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2315.4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超;吴桂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5 | 分类号: | H01R12/55;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高密度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或其它电子通讯设备的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及通讯设备中,USB(5PIN,8PIN,10PIN)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部分对数据传输的速率、带宽、容量、功能等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采用多接口或分离的方法进行设计,给产品的外观及性能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而采用高密度PIN针方案,既节省了空间,又能同时进行多路信号传输,从而有效克服现有产品的瓶颈,降低了客户产品的复杂度及设计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实现高密度同排输出、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由插针、胶芯及金属外壳构成,所述的插针头部插设在胶芯上,所述的金属外壳套设在胶芯及插针外部,胶芯设在金属外壳的前侧端面上,插针的尾部设在金属外壳的后侧端面的外部。
所述的插针为可直插或侧插的插针,共设置有30个双排设置。
所述的插针的头部为卡榫结构,具有弹性压缩空间,保证接触的稳定性且可抗震动,不会瞬间掉电,尾部为斜角状的肋骨形结构,实现插针的直插或侧插功能。
所述的金属外壳上设置应力扣,该应力扣通过一体化拉伸成型,方便控制连接器的插拔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排插针结构,可以实现高密度同排输出,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还节省了空间,与印刷电路板间可采用直插或侧插方式连接,使用方便,适用范围较广,具有弹性结构的金属外壳能够有效控制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插针、2为金属壳体、3为应力扣、4为胶芯、5为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连接器,其结构如图1~2所示,该连接器由插针1、金属外壳2、应力扣3及胶芯4构成,插针1的头部插设在胶芯4上,插针共设置有30个,为双排设置,采用高密度插针的设计能够进行30路信号传输,并且节省的空间。插针1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头部为卡榫结构,具有弹性压缩空间,保证接触的稳定性且可抗震动,不会瞬间掉电,头部内嵌在胶芯4内,插针1的尾部为斜角状的肋骨形结构,从而可以实现插针1的直插或侧插功能,金属外壳2套设在插针1及胶芯4的外部,胶芯4设在金属外壳2的前侧端面上,插针1的尾部设在金属外壳2的后侧端面的外部,金属外壳2上设置四个通过一体化拉伸成形的呈对称分布的应力扣4,方便控制连接器的插拔力,达到提高产品应用的可靠度及使用的手感度。本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5之间进行直插和侧插的结构示意如图3~4所示,该连接器前部与相配套的适配器连接后可完成诸如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数据控制、供电、充电等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