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前轮毂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2763.4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龚凌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凌宣 |
主分类号: | B60B27/02 | 分类号: | B60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摩托 车前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前轮毂。
背景技术:
轮胎本身是软体的,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
轮毂根据直径分多种,根据宽度也有好多种。不同直径、不同宽度、不同材料导致轮毂可以分出很多型号。同样直径,但宽度不一样的,或者相反的,或者二者数据都不同的轮毂,适合各自不同的轮胎。
目前的加强150型摩托车前轮毂的辐条盘厚度不够,使得辐条盘的抗拉强度不高,容易损坏,而且这类轮毂制动时噪音比较大,运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前轮毂,它大大加强了辐条盘的抗拉强度,制动时减少噪音,运用范围广泛。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辐条盘1、辐条孔2、甩水槽7、外止口8、内止口9、轴承10、制动腔11、衬套12、轴承油封13和嵌件14,数个辐条孔2均匀分布在辐条盘1上,它还包含等分槽3、加强筋4、顶针位5、环形筋15和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等分槽3均匀地设置在辐条盘1的制动面上,数个加强筋4等分设置在辐条盘1的制动面上并与轴套连接,两加强筋4的连接处设置有顶针位5和环形筋15,两辐条盘1之间的中间含口处设置有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
所述的辐条盘1的轮盘采用弧面设计,倾角17.5°,其厚度为9.5,其W、Y两面上各18个辐条孔2均布,且两面各辐条孔2相对错位10°。由于辐条盘1的厚度增加,使得轮毂的抗拉强度提高,抗拉力度增加至8KN以上。
所述的等分槽3将辐条盘1的圆周九等分。
所述的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使得制动时噪音小。
所述的加强筋4与环形筋15配合使得轮毂的使用面更广,还适用于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大大加强了辐条盘的抗拉强度,制动时减少噪音,运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E-E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辐条盘1、辐条孔2、甩水槽7、外止口8、内止口9、轴承10、制动腔11、衬套12、轴承油封13和嵌件14,数个辐条孔2均匀分布在辐条盘1上,它还包含等分槽3、加强筋4、顶针位5、环形筋15和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等分槽3均匀地设置在辐条盘1的制动面上,数个加强筋4等分设置在辐条盘1的制动面上并与轴套连接,两加强筋4的连接处设置有顶针位5和环形筋15,两辐条盘1之间的中间含口处设置有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
所述的辐条盘1的轮盘采用弧面设计,倾角17.5°,其厚度为9.5,其W、Y两面上各18个辐条孔2均布,且两面各辐条孔2相对错位10°。由于辐条盘1的厚度增加,使得轮毂的抗拉强度提高,抗拉力度增加至8KN以上。
所述的等分槽3将辐条盘1的圆周九等分。
所述的加粗拉伸式环形筋16使得制动时噪音小。
所述的加强筋4与环形筋15配合使得轮毂的使用面更广,还适用于三轮车。
本具体实施方式大大加强了辐条盘的抗拉强度,制动时减少噪音,运用范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凌宣,未经龚凌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