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式发热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3812.6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严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式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对水加热产生蒸汽用于清洁、消毒、去污用的即热式发热芯。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02225164.2、授权公告号为CN254360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下文简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蒸汽喷枪”技术方案,该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技术内容,为保证水和蒸汽的流动方向和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蒸汽与水分离,该“蒸汽发生器”的加热芯13与外壳12的空腔形成的间隙在发生器进水口10处为最大,沿外壳12空腔左、右圆周方向逐渐变小,使进入蒸汽发生器3内的水进行预热,经预热的水流动到间隙最小处进行汽化。
专利号为ZL02248889.8、授权公告号为CN257309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下文简称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蒸汽清洁机”技术方案,该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发热芯”的技术内容,在该发热芯上部的第二汽化室中设有一个与第一汽化室相通的出水汽孔19,使在第二汽化室18中的没有汽化而进入出汽口21的水通过该出水汽孔19再次进入到发热管16的加热空间进行汽化。
结合实践及仔细分析上述两专利文献,可见二者存在以下缺陷:
1、两专利文献均具有一个对水加热的部位,鉴于水是流通着被引入加热部位的且难以保证所有的水均能够充分接受热量成为蒸汽,因此该“蒸汽发生器”和“发热芯”释放蒸汽往往滞后且蒸汽中总会含有水珠,导致蒸汽温度不高,而使清洁、消毒、去污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含在蒸汽中的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会转化成蒸汽,在停止供水后也仍然存在多余的蒸汽继续向外释放的情形。
2、两专利文献均是旨在通过对水加热成为蒸汽后直接释放用于清洁、消毒、去污,缺少对产生的蒸汽进行引导,除了使产生的蒸汽中含有水珠外,还缺少对蒸汽释放出来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发热芯产生的蒸汽含有水珠而使清洁、消毒、去污效果较差以及还缺少对蒸汽释放出来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影响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即热式发热芯。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即热式发热芯,其是在壳体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发热体并在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汽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自所述的进水口至所述的出汽口依次设置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体积依次增大。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壳体由一个上壳体和一个下壳体组成,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汽口位于所述的上壳体上,且所述的上壳体内具有一个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引水管以及位于所述引水管周围的上环壁;所述的发热体位于所述下壳体内并呈环壁状;所述的发热体伸入至所述引水管与所述上环壁之间而在所述的引水管与发热体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汽化腔,在所述的引水管与所述的上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汽化腔,在所述上环壁、发热体的外周形成所述的第三汽化腔。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体直接形成在所述的下壳体上,在所述发热体的内部置有电发热管,所述电发热管的接线端引至所述下壳体外。所述的上壳体、下壳体通过设置于二者上的法兰边连接成所述的壳体,在对应的法兰边之间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发热体具有向所述的第二汽化腔延伸的薄壁部。
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截面积按照1-3倍的比率递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产生又干又高温的蒸汽,由于蒸汽中不含水珠,因此停止供水时不会有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而转化成蒸汽,释放蒸汽可以即刻停止,实现蒸汽的即热即停。
2、通过布置三个汽化腔的位置关系,使得在第一汽化腔受热转化成的水汽混合物呈迂回状依次进入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增加含在蒸汽中的水珠在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充分受热的机会而转化为蒸汽。
3、经过三个汽化腔对水的逐步汽化,使得在三个汽化腔中形成的蒸汽的体积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汽化腔的体积设置为逐渐增大而适应于蒸汽体积的逐渐增加,保证能够将水全部汽化成蒸汽并将蒸汽按照适当的压力释放出去。
4、鉴于本实用新型释放出了适当压力的纯净高温蒸汽,保证清洁、消毒、去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发热体,3-进水口,4-出汽口,5-第一汽化腔,6-第二汽化腔,7-第三汽化腔,8-上壳体,9-下壳体,10-引水管,11-上环壁,12-电发热管,13-接线端,14-法兰边,15-密封圈,16-薄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燃料空气煤气发生炉装置
- 下一篇:灯具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