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空调室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3820.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2;F24F13/30;F24F1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空调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道空调室内机,由于在制冷时,热交换装置上会产生冷凝水,当出风风力较大时,易于将冷凝水从出风口吹出,造成出风口下方环境污染,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冷凝水被吹出的管道空调室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空调室内机,包括提供强制空气对流动力的风扇、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为空气加热或者降温的热交换装置、在需要制热时提供辅助热源的电加热器和收集和排出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所述热交换装置底部靠近所述管道空调室内机设有的出风口一侧设有一L形挡板。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装置倾斜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内侧,其底端靠近出风口一侧,其上端相对于底端远离出风口一侧。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吹出口处设有将气流导向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导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吹出口底部的延伸导流板和装设于吹出口上部的可调水平夹角的可调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排水盘横截面为一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延伸导流板为两端设有立板的U形。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热交换装置上面或固定安装于所述L形挡板的上方的管道顶部。
优选的,所述L形挡板的材质是铁板、铜板。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热交换装置底部靠近所述管道空调室内机设有的出风口一侧设有一L形挡板,可以有效的将冷凝水挡住并使其流入排水盘中排出,避免了冷凝水被吹出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空调室内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空调室内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风扇 11.可调导流板 12.延伸导流板 2.热交换装置3.电加热器 4.排水盘 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空调室内机,包括提供强制空气对流动力的风扇1、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为空气加热或者降温的热交换装置2、在需要制热时提供辅助热源的电加热器3和收集和排出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4,热交换装置2底部靠近所述管道空调室内机设有的出风口5一侧设有一L形挡板6。
热交换装置2倾斜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5内侧,其底端靠近出风口5一侧,其上端相对于底端远离出风口5一侧。
风扇1的吹出口处设有将气流导向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装设于吹出口底部的延伸导流板12和装设于吹出口上部的可调水平夹角的可调导流板11,排水盘4横截面为一V形结构,电加热器3固定安装于所述L形挡板6的上方的管道顶部。
其中,L形挡板6的材质是铁板、铜板或者其他防火材料。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L形挡板6可以有效的将冷凝水挡住并使其流入排水盘中排出,避免了冷凝水被吹出污染环境,另外,其材质为防火材料,以及电加热器3固定安装于L形挡板6的上方的 管道顶部,当电加热器3意外掉落时,正好落入L形挡板6中,可以防止高温的电加热器3引燃管道空调室内机中其他易燃物质;其次热交换装置2倾斜安装,可以有效的增大热交换装置2的有效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排水盘4的横截面为V形,使得冷凝水均汇聚于V形槽最低处,进一步防止冷凝水被吹出,也更易被顺利排出;最后装设于吹出口底部的延伸导流板12和装设于吹出口上部的可调水平夹角的可调导流板11可以约束和引导风流吹向热交换装置2,提高风扇1的工作效率。
其中,延伸导流板12也可为两端设有立板的U形,可以进一步加大对风流的定向约束。
实施例2
实施例2,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加热器3固定安装于热交换装置2上,一方面减小了其掉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即使其意外掉落,也是落入L形挡板6中,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