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人工气候控制的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883.6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人工 气候 控制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设备,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应用人工控制试验箱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的试验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同行业生产人工气候(光照/综合药品稳定性)箱控制系统不能将三个物理量,即温度、湿度及光照,有效综合演算进行输出控制,进行单独控制能耗单独输出容易导致能源无谓损耗。国内目前采用的光源为数个荧光灯管垂直竖立于箱门上,其能耗高且光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在测试过程中,测试样本比较容易失效且耗能高,且不易模仿一天24小时的自然环境气候。在目前对于农业及生物培养中需要模拟一天24小时的光特性变化,以现有的人工气候试验箱无法以自动演示的功能来实现模拟24小时光特性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人工气候控制的试验箱,其可以自动模拟一天24小时的光照特性,及所需的温湿度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人工气候控制的试验箱,其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温装置、加湿装置、光照装置以及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外部还设置有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加温装置、加湿装置、光照装置以及降温除湿装置连接,控制加温、加湿、光照以及降温除湿动作。
所述加温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度控制器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光照装置包括至少一组LED光源组及光照传感器,所述LED灯光源组及光照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LED光源组可水平分层设置多组。
本实用新型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集中于一个控制装置中进行相互演算控制,避免了分开独立控制不方便操作,实现了很好的模拟效果。采用LED低碳节能光源起到了高效节能,且容易调节光照强度的作用。且LED光源放置在试验箱内,其LED光源散发的热能也可被用于试验箱内加热的热能平衡中。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箱设置有100组程式进行模拟控制,可24小时不间断地模拟24小时自然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满足试验标的所需的光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实用新型,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进行说明:
试验箱箱体20,参看图1,在其箱体内水平设置有3组LED光源组(51、61、71),该3组LED光源组分别由多个LED光源组成,每组LED光源组可以根据设定条件需求,选择开启每组光源组中特定的LED光源,以实现所需求的光照条件;根据试验箱箱体大小及要求光照强度,也可以在箱体内分层设置多组LED光源组并设定条件对其进行调度控制;LED光源组水平安装置于试验箱内部,可有效解决目前置于箱门上产生的光照强度不均衡;在每组LED光源组的一侧还设置有光传感器(52、62、72),通过设置的光传感器感知箱体20内的光照强度,再根据光传感器感知的光照强度来调节控制每组LED光源组的光照强度;新型节能高效低碳LED光源组放置于试验箱内部,背部的散热可以利用于箱内加热,光照强度可以自由在0~25000Lux范围内自由设置,采用闭环光照度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成4~20mA信号输入到集成微电脑控制系统,不会因为距离远近产生关照度偏差的影响;
在箱体20内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21和加湿装置11,在加热装置21和加湿装置11的一侧适当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和湿度传感器41;该加热装置21和加湿装置11均可采用目前现有的加温加湿控制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31和湿度传感器41的对温度、湿度的分别感应,控制装置分别调节控制加热装置21及加湿装置11的加温、加湿动作;
在箱体20的另一侧设置有除湿降温机组81,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除湿降温机组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