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动力治疗及荧光诊断定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4161.2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毅;吴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治疗 荧光 诊断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动力治疗及荧光诊断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特定波长光激发靶细胞内光敏剂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肿瘤组织能选择性地吸收光敏剂,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使肿瘤组织中的光敏剂发生剧烈的光化学反应,肿瘤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子氧化为单态氧,单态氧引起激化反应,从而选择性地消灭癌细胞。光动力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不适于进行放化疗、不愿意做手术或者不适合做手术的癌症患者。
传统的光动力治疗中存在依靠医生临床经验和人为判断误差的缺陷。所以在光动力治疗中引入了光动力荧光诊断定位,光动力荧光诊断定位是利用肿瘤组织对光敏剂的亲和性,使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聚积,一段时间后在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形成显著的浓度差,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病变组织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而正常组织却无此吸收峰或吸收峰很弱,进而将肿瘤和正常组织区分开来。光动力荧光诊断可以用于荧光测定成像,可以科学性地定量分析肿瘤组织在正常组织中的位置和轮廓,经过系统配备的内窥镜图像系统采集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荧光肿瘤诊断定位,使光动力治疗及荧光诊断定位手段相互配合达到更好地临床效果。
专利号为ZL 200720119060.0、公告日为2008年5月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荧光诊断功能的光动力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核心控制模块,以及均由核心控制模块控制的LED阵列荧光激发光源、LED阵列治疗光源和图像采集模块,如图1所示,所述LED阵列荧光激发光源、LED阵列治疗光源和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均集成在一个操作头32中,通过该操作头32进行诊断或者治疗。该装置并未结合内窥镜装置,即只能对体表皮肤表面病变组织进行治疗和诊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动力治疗在体腔肿瘤治疗应用。
申请号为200710073605.3,公开日为2008年9月24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光动力治疗装置,该装置也未结合内窥镜装置,并且光纤接口只能选择输出治疗光源或者激发光源,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光源的配置方式也限制了光动力治疗的应用范围。
光动力疗法中核心的设备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治疗光纤末端输出功率大于2W的630nm激光器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技术瓶颈,由于目前630nm波长单管芯输出功率在200-300mW以下,而最终系统要求的光功率却要小于或等于10W(考虑各级耦合和传输损耗的情况下),甚至更高的光功率。只能采用一些特殊的光学偏振分割耦合技术将多个激光管芯封装的巴条的输出功率进行合成以获得更大的光功率。如图2所示,一般的耦合方式是每个激光器的管芯分别耦合至单根小孔径光纤,然后由多根小孔径光纤形成通过输出光纤A2输出的合束。对于这种方式的激光器,当光纤末端需要达到较大能量时至少需要多个激光器串联或者并联,每个激光器还要通过激光电源单独供电,然后由多根小孔径光纤形成合束,因此存在体积庞大、输出光纤芯径粗、绑定的光纤端面不平整的问题,光耦合效率低及使用故障率高和成本高的缺陷。
在医学临床上治疗肿瘤采用光动力学疗法时,同时伴随光动力荧光诊断定位作为诊断、观察的手段,必须必备有这三种光源;光动力学疗法用治疗光源、光动力荧光诊断定位用激发光源、内窥镜用照明光源。而目前在光动力治疗、荧光诊断及内窥镜照明的光源均为独立设备,在实现光动力治疗、荧光诊断的技术方案上采用光动力的治疗光源和诊断激发光源分别由各自光纤作为载体插入内窥镜的活检口通道,到体腔肿瘤部位进行光动力学治疗和光动力荧光诊断定位,而照明光源由内窥镜的导光接口通道进入到肿瘤部位进行照明,在技术方案实现上复杂、设备分散,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内窥镜的活检口通道的孔径较小,治疗光源和激发光源均采用数值孔径小的光纤作为光的传输载体,在对体腔空间较大的肿瘤进行治疗和荧光诊断定位时,治疗及荧光诊断的光斑较小,不能满足肿瘤(如胃癌、膀胱癌等)面积较大和腔内多点肿瘤的情况的光照面积的需求,需要多次进行分段或者多点治疗,这样会造成治疗时间过长(一般情况超过1小时以上),特别对高危人群的病人而言,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术者在治疗中的剂量不好控制,操作不便等诸多的缺点,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动力治疗及荧光诊断定位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