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底部的吹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4783.5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光;刘万山;李德刚;廖相巍;张海明;雷洪波;丁丽华;薛军;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底部 吹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底部的吹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去除钢中夹杂物,冶炼得到洁净钢水,人们采用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其中向钢液吹入惰性气体,利用气泡与夹杂物的碰撞、粘附,促进夹杂物上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目前有用透气砖、透气塞等向钢包、中间包等吹入惰性气体,产生的微小气泡可有效促进钢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化,去除钢中夹杂物。中间包吹氩不仅可以增强搅拌,而且可以用惰性的气泡清洗钢液。中间包吹氩的主要方式是在中间包底部某个位置通过多孔砖或多孔氩管吹入微小气泡。试验研究表明,吹气位置、气孔数和吹气量的变化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状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申请号为CN200910062737.5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气幕挡墙洁净钢液的方法,该技术在中间包底部的永久层中嵌入透气砖,透气砖的上透气面平齐或略高出中间包底部砌筑的工作层,有利于夹杂物碰撞长大而被排除,可改善钢液流动特性和排除微小非金属夹杂物,有效地提高钢液纯净度。
申请号为CN200520142243.5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炼钢连铸中间包吹气式挡坝,安装在挡墙与中间包水口之间的包底上,可同时起到挡坝改变钢水流场和氩气搅拌钢水去除钢水夹杂物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需要吹氩气搅拌钢水以降低钢水夹杂物含量、提高钢水洁净度的连铸中间包。
但是,上述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都是利用透气砖上表面吹出氩气,通过气泡的上浮动能搅拌中间包内的钢水,以降低钢水夹杂物含量。采用透气砖顶面吹出气体的方法,由于表面受透气砖气孔分布及材质的影响,气泡稀疏,所以气泡上浮带动钢水向上流动的能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中间包底部可从透气砖两侧吹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中间包底部的吹气装置由耐火砖和供气管所组成。所述耐火砖的上、下及两端为致密性耐火材料,中间镶有透气性耐火材料,在透气性耐火材料的中部沿轴向开有集气室,供气管由一端导入与集气室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火砖的两侧透气面与底面的夹角α为70~85°,使其上浮的气泡幕有一定的厚度;在吹气装置底部致密性耐火材料上横向开有2~3个沟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两侧出气的方式,在侧面形成两个气泡密集向上浮动有一定厚度的气泡幕,极大增强了带动钢水向上流动的能力,减小或消除了中间包内的死区,延长钢水的滞留时间,从而促进中间包内钢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有效地去除钢中夹杂。安装后吹气装置底部的沟槽形成通孔,方便钢水流出,可减少中间包浇注后的残钢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吹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吹气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B-B视图。
图中:1为湍流器,2为长水口,3为吹气装置,3-1为致密材料,3-2为透气材料,3-3为供气管,3-4为沟槽,3-5为集气室,4为浸入式水口,5为中间包,5-1为工作层,5-2为永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附图1和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吹气装置3主要由耐火砖和供气管3-3所组成。耐火砖的上、下及两端为致密性耐火材料3-1,中间镶有弥漫性透气耐火材料3-2,在透气性耐火材料的中部沿轴向开有集气室3-5,集气室3-5的一端通过供气管3-3与外部气源相通。根据底吹气泡上浮带动钢水流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气材料3-2由吹气装置3,也即耐火砖的两侧透气,透气面与底面的夹角α设计在70~85°范围内,如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吹气装置3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连铸中间包。安装时将耐火砖砌筑在中间包5内长水口2与浸入式水口4之间的永久层5-2上,供气管3-3紧贴永久层5-2表面设置,用工作层5-1覆盖,请参见附图3和4。砌筑(喷涂)工作层5-1后,要求耐火砖的侧面(透气面)的底端高于工作层表面100~120mm。砌筑后,沟槽3-4(图中2个)所形成通孔的尺寸为70×90mm,如附图4所示。在耐火砖底部形成通孔可方便钢水流出,以减少中间包浇注后的残钢量。中间包连铸过程中,通过吹气装置3两侧的弥散透气面向中间包5吹入惰性气体(氩气),便形成两个气泡密集的气幕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