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救生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4802.4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源;张清东;代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源;张清东;代桂玉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86;A47C1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东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抽取胸腹腔积液的抗震救生床。
背景技术
地震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以其不可预知性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由地震带来的地面震动、山体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都能导致人类的房屋倒塌,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逃出室外才可能避免伤亡,而实际上,在灾难发生的短时间内,人们很难从室内撤离,尤其是夜间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当发生地震时,人们往往都难以在第一时间离开睡床。现有防震床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体型笨重,往往需要人们离开睡床进行操作后再进入避难,而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离开睡床即可自动形成保护的抗震救生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抗震救生床:其包括床体,床体上装有床板,其结构特点是:床体的两侧各装有床侧板,床侧板由通过弹力翻转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外床侧板和内床侧板组成,外床侧板通过弹力翻转装置连接在床体上,折叠时内床侧板和外床侧板的侧部通过锁闭装置连接,床体上表面的两侧部分别设有限制床侧板翻转角度的斜面,床体底部两侧各铰接有限制床侧板翻转的挡板,挡板的翻转由安装在床体内的驱动机构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出现地震时,驱动机构驱动挡板翻转,床侧板脱离挡板的约束后在弹力翻转装置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当外床侧板的表面碰至斜面时,锁闭装置打开,内床侧板在弹力翻转装置的作用下翻转,床体两侧的内床侧板的顶部会顶靠在一起,此时外床侧板和内床侧板在床上形成稳定的桁架结构,因此在发生地震时不需要人们离开睡床即可形成有效保护,有利于人们在休息的情况下发生灾难时的避难,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特别适合家庭使用。
所述锁闭装置包括固装在内床侧板上的卡柱和对应固装在外床侧板上的弹性卡槽,卡柱伸入弹性卡槽中后露出外床侧板的表面。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床体内底面上的推杆和固装在床体内底面上的内顶座;推杆的一端与挡板铰接、另一端设有凸台,凸台与内顶座之间设有顶簧,床体的内底面上还设有控制推杆滑动的主轴机构。
所述主轴机构包括固装在床体内底面上的两支座和滑动安装在支座上的主轴,主轴上固装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限位板,主轴与所述推杆正交设置,床体的内底面上还装有控制主轴滑动的电磁控制机构。
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固装在床体内底面上的电磁铁和滑动安装在床体内底面上且能被电磁铁吸合的挡块,所述主轴上设有凸肩,凸肩与支座的侧面之间装有弹簧,挡块与凸肩一起配合能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床体下部还设有能冲击床侧板下部的冲击装置,当床侧板开始打开时,冲击装置可为床侧板提供预动力以加快床侧板的打开速度。
所述冲击装置包括对应设置在床体内底面上的冲击座和滑动安装在冲击座上的冲击杆,冲击杆的一端具有冲击头、另一端设有沉槽,冲击头与冲击座之间设有冲击弹簧,冲击座上铰接有一端插入沉槽、另一端与主轴铰接的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铰接在床体上,床体下部设有上部和后端开口的隔热箱,床体的后端部设有后门,隔热箱内装有氧气罐,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从后门或者打开床板进入隔热箱内,通过氧气罐进行呼吸,增加了发生火灾时人们的生存几率。
所述弹力翻转装置包括穿装在床侧板的铰轴和安装在铰轴上的扭簧。
所述弹力翻转装置还可以为安装在床侧板上的扭力合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抗震救生床,其包括床头24、床体1及床板,床板的一侧边通过铰轴铰接在床板上,床体1下方的中部设有上部和后端开口的隔热箱22,隔热箱22的箱壁由陶瓷纤维板材料制成,可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性能,床体1的后端部设有后门23,后门23可供人出入,当发生火灾时,打开铰接的床板,人也可从上开口进入隔热箱22,隔热箱22内装有氧气罐25,可供人避难时呼吸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源;张清东;代桂玉,未经曹源;张清东;代桂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