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281.4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陶喆;何绪兰;张晓光;刘文珍;林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控制 开关 太阳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可以根据光线强弱来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具。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努力地研究和利用太阳能,并为此研制出很多太阳能产品。太阳能人工照明在上个世纪就开展了很多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地灯、太阳能手电筒等产品都属于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太阳能灯电源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充电电池,如可由铅酸蓄电池或镍镉蓄电池相连接并给发光电路元件供电。一般的太阳能供电照明灯通常由普通开关来进行开闭,太阳能灯的开闭依赖于人,比较麻烦,也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使太阳能利用的效率降低。例如,有的时候,房间内或户外的太阳能供电照明灯白天也亮着,甚至经常是昼夜不息,浪费了许多能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一天天空布满了乌云,亮度不够,那么太阳能灯可以开启了,但是不久云开雾散,天气放晴,日光灯却不会自动关闭,同样造成很大浪费。人们经常感觉手动开关太阳能灯的工作比较麻烦,而且经常启动开关也降低了开关的寿命。有些时候,人们希望太阳能供电照明灯能智能化开启和关闭,在无人守候的情况下实现这一愿望,而传统的太阳能供电照明灯是无法实现的。
现有市场上供应的具有的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种类很多,但还是存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使用元器件多、电路结构不合理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该太阳能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进行判断并执行自动控制太阳能灯的开启或关闭动作,使太阳能灯与环境光线强弱同步开关,减轻人们的太阳能灯开关工作,提高开关的寿命,优化人们的生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太阳能灯总控电路中接入复合管开关电路,通过光敏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实现太阳能灯总控电路实现开闭功能。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包括透明外壳、白色发光二极管、灯罩、总开关、灯座、接固件、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透明外壳的底部有一个圆形孔洞,圆形孔洞内壁形成内螺纹,接固件的一端具有外螺纹,与透明外壳的底部的圆形内螺纹孔洞相配合,透明外壳与接固件通过旋紧固定,接固件的另一端安装在灯座上,灯罩和白色发光二极管通过透明外壳底部的圆形孔洞装入透明外壳的内壁上方,白色发光二极管安装在灯罩的下方,太阳能电池嵌于灯座的上表面,充电电池安装在灯座底部,太阳能电池或充电电池通过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与白色发光二极管连接,串联的太阳能电池和二极管D与充电电池并联相连嵌于灯座上表面的总开关相连,使太阳能电池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使充电电池的电流被二极管D截止。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灯的电源,给充电电池充电,使充电电池成为备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灯的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包括一个与总开关串联的达林顿管开关电路,也可称为复合管开关电路,该达林顿管开关电路由一个光敏三极管和另一个三极管T直接耦合,光敏三极管为达林顿管放大电路的前级,三极管T为达林顿管开关电路的后级,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的基极直接连接,三极管T的集电极与电阻R1串联后分别与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总开关相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2串联后与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
白色发光二极管为一组二极管,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1串联后与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光敏三极管的位置与灯罩的背面相对。光敏三极管嵌于灯座的上表面,光敏三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的上方安装保护玻璃。太阳能灯的透明外壳可以选择塑料、玻璃、纸或布等材料来进行制造,透明外壳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灯通过灯座面板上嵌入的光敏三极管判断周围的光亮程度自动控制灯的熄灭与打开具有智能化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更是能源的节约与环保的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