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挡渣墙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575.7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傅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32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包挡渣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炼炉中间包内的挡渣装置,尤其是一种中间包挡渣墙。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由于中间包内钢水流动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尤其是中间包底部区域存在不活跃的钢水停滞区,使得夹杂物上浮困难。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中间包容积,促进夹杂物上浮,人们通常在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传统的挡渣墙一般为平面的墙体,墙体上设有流钢孔,一方面起到挡渣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合理分布钢水流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平面墙体的挡渣墙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达到更加良好的挡渣效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挡渣墙,这种挡渣墙如中国专利ZL200820162763“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所公开的那样,主要由平面墙体与设置在平面墙体两侧的斜面墙体构成,斜面墙体分别与平面墙体成α角,α角角度为100°~17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分别设有流钢孔的挡渣墙。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墙体结构的不合理,这类挡渣墙实用效果也不理想,不能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及促进热流分布合理,另外,由于流钢孔设置在斜面墙体上,加工时也有一定的困难,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挡渣效果好、能促进热流合理分布、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死区的中间包挡渣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中间包挡渣墙,它主要由墙体、墙体上的流钢孔、墙体上的吊环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墙体为主要由两块斜向相交并连接成一体的、倾斜设置的斜面墙体组成。
作为优选,流钢孔共两个,分别倾斜设置在斜面墙体上且倾斜方向相反,可对钢水起到良好的导流效果,有利于中间包内的热流合理分布。
作为优选,斜面墙体的上方各设有一个方形槽,在墙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喇叭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吊环共四个,呈间隔设置在墙体上,从而使受力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中间包挡渣墙,可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改善钢水流动轨迹,促进热流合理分布,可将钢包注流冲击所引起的强烈涡流限制在局部区域,防止紊流扩散引起表面波动而把熔渣卷入钢水内部,同时该中间包挡渣墙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间包挡渣墙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2中间包挡渣墙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其中:墙体1、流钢孔2、方形槽3、喇叭口槽4、斜面墙体5、吊环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中间包挡渣墙,它主要由墙体1、墙体1上的流钢孔2、墙体1上的吊环6组成,所述的墙体1为主要由两块斜向相交并连接成一体的、倾斜设置的斜面墙体51组成。流钢孔2共两个,分别倾斜设置在斜面墙体51上且倾斜方向相反,可对钢水起到良好的导流效果,有利于中间包内的热流合理分布。斜面墙体51的上方各设有一个方形槽3,在墙体1的中心上方设有喇叭口槽4,所述的吊环6共四个,呈间隔设置在墙体1上,从而使受力更为均匀。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中间包挡渣墙,可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改善钢水流动轨迹,促进热流合理分布,可将钢包注流冲击所引起的强烈涡流限制在局部区域,防止紊流扩散引起表面波动而把熔渣卷入钢水内部,同时该中间包挡渣墙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钢包烘烤设备
- 下一篇:用于钢铁冶炼的挡渣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