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贮水分水箱及带有该分水箱的节水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913.7 | 申请日: | 201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子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14;E03D1/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137611 内蒙古自治区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贮水 水箱 带有 节水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贮水分水箱,是一种为水箱定量供水,过量分流的专用设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带有该分水箱的节水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性的水危机目前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尽管如此,国内多数的生产及生活用水却大都还是在一次性使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通过各种积极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为了促进国人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目前国内已经有了许多节水设计方案,但是其所提出的装备设计却都过于复杂和繁琐,许多设备还使用了电机、水泵,甚至是电动开关。这些设计的缺点首先是经济投资过大,需要人工反复操作,因此人们对其使用的积极性并不大。为了能够将人们的节水行动真正能够落到实处,最好的方法是发明一些投资特别少,安装使用又十分方便的节水装置,目前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设计方案还很少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贮水分水箱,该分水箱结构简单投资少,能够很轻松地实现为水箱定量供水,过量分流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带有该自动贮水分水箱的节水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分水箱包括贮水箱、分水管和出水管;贮水箱的顶面可以敞开,也可以采用封闭设计,在封闭的顶面中心处开进水口。分水管避开进水通道设在贮水箱内的一侧,其上管口略低于贮水箱上沿,下管口从贮水箱底部穿出,在上管口处还可以设有喇叭口状的分水盘。贮水箱侧面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一种带有上述自动贮水分水箱的节水设施,该设施为一个柜式洗手盆:贮水分水箱安装在柜式洗手盆内洗手盆的下方,贮水分水箱的上沿与洗手盆的盆底等高或略低于盆底,洗手盆的排水管从贮水箱的敞口直接插入,或者从贮水箱封闭顶面的进水口进入贮水箱,,贮水箱侧下部的出水管从柜壁后侧引出。
在柜式洗手盆上与洗手盆对应处还可以设有导水抽屉,即在抽屉的底部设有导水管,导水管的管口直接插入或者从进水口通入贮水分水箱。
该节水设施还包括座便器;分水管上管口或分水盘的高度应略低于座便器水箱的顶部高度。贮水箱与座便器水箱的箱体高度及安装高度最好相同。贮水箱侧下部的出水管从柜壁后侧引出后与座便器水箱封闭连接。分水管的下管口连接地漏。
该节水设施还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贮备水箱,这些贮备水箱最好安装在带有箱体的卫生间家具中,各贮备水箱通过箱体下部的进水管口、出水管口用软管封闭串联,所有水箱的底和高最好都设在一个水平面上,在贮备水箱上可以安有水位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虽然人们很早就提出了生活用水二次利用的工艺,但是由于现有的设备过于复杂,投资过大,占用很大的空间,需要人工反复操作,届时采用的人并不多,因而影响了节水方案的实施。本设计虽然没有改变现有工艺,但从设备上却完全实现了新的突破,为现有节水方案的全面实施扫清了障碍。作为本设计的核心技术,自动贮水分水箱取代了现有技术中许多复杂的管线和阀门等装置,使设备结构变得更加简捷,紧凑,不仅不专门占用空间,而且使用、安装及维护也都极为方便。本设计成本低廉,不需要过多的投入,非常适合于新房装修和旧房改造,不论是新房装修,还是旧房改造都不存在着任何资金方面的障碍。达到生活用水二次利用。通过试用证实,本设计运行平稳,维护方便,节水效果明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贮水分水箱 2、贮水箱 3、分水管 4、出水管 5、进水口
6、分水盘 7、柜式洗手盆 8、排水管 9、洗手盆 10、座便器
11、座便器水箱 12、地漏 13、贮备水箱 14、进水管口 15、出水管口
16、软管 17、水位显示装置 18、导水抽屉 19、导水管 。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未经李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集中控制装置
- 下一篇:智能环保型固体全绝缘环网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