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长芒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46012.X 申请日: 2010-07-02
公开(公告)号: CN201710640U 公开(公告)日: 2011-01-19
发明(设计)人: 韩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 韩永海
主分类号: A61H39/08 分类号: A61H39/08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地址: 300201 天津***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领域,涉及芒针,尤其是一种细长芒针。

背景技术

芒针针灸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奇葩。经过多年临床验证,芒针的效果优于其它针种,因而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疗人员的青睐。芒针针体较行针长,可以进行深度施针和透穴施针,可以深达病灶部位;芒针施针一般凭借施术者的捻转手法进行得气,基本不需要患者进行行针,有效减少了单次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由于芒针针法的独特风格,且其针体长、刺入深,不但为患者减轻多针刺入的痛苦,而且特别适用于深刺的疾病,对于许多顽疾痼痹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芒针操作不仅需要施术者具备基本的经络、解剖等临床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施术者依据患者病情,运用娴熟的手法对刺入患者体内的针体进行灵活地控制,从而有效控制针体的走向以及得气的程度,有效降低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芒针施术者除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外,所使用的针具更是对治疗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能见到使用和销售的普通芒针,其针体直径在0.3mm以上,为30号、28号、26号针。这类芒针由于针体较粗,施术者在进针和捻转的时候对针体的控制手法较为简单,但较粗的针体在刺入进针的时候,患者疼痛感觉较为强烈,针体作用在穴位上,得气的针感更为强烈,过强的刺激容易造成患者神经及肌肉的紧张疲劳,更容易使患者从心理上出现对于芒针疗法的惧怕,从而产生对治疗的抵触心理,降低治疗效果。

此外,普通芒针由于直径粗,在施术时针柄手感差。针体有出现锈斑现象,在施针过程中容易为患者带来潜在危险,且浪费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体更为纤细、柔软,进针时患者痛苦小,施术者更易于进行弯刺操作的细长芒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细长芒针,由针柄及针体构成,针柄同轴缠绕在针体的一端,所述针柄长度为40mm-60mm,针体直径为:0.2mm-0.25mm,针体长度为140mm-1200mm。

而且,所述在针体一端的针柄采用镀银/钝化的Φ0.40-Φ0.5金属丝缠绕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细长芒针以针体细长为特点,其针法可采用一针透多穴、一针穿多经,可通过调理患者脏腑之气,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节平衡,调整阴阳,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并使失调紊乱的机体得到调整,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本细长芒针所使用的针体更为纤细、柔软,进针时患者痛苦小,施术者更易于进行弯刺等特殊技法,实现芒针深入病灶和透穴而得气的目的。

3、本细长芒针可选取OCr18Ni9优质不锈钢丝制作针体,针柄使用镀银/钝化。由此材质并经专业生产技术生产的芒针,造型美观、针体挺直纤细,富有弹性,光滑坚韧有光泽,不易生锈;针头尖锐且圆润,进针利落,患者痛苦小,针柄手感好,施术者容易控制针体走向,尤其在对患者进行弯针进针的时候,更容易控制,操作更为方便安全。且本针具成本较为低廉,适于大量生产和普遍推广,也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掌握。

4、本细长芒针遵循中医针灸理论,设计科学合理,治疗效果显著,并可促进此项濒临灭绝的技法及制针技术的推广应用,传承中华针灸瑰宝,为世界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细长芒针,由针柄1及针体2构成,针柄同轴缠绕在针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针体采用OCr18Ni9优质不锈钢丝制作,在针体的一端采用镀银/钝化的Φ0.48金属丝缠绕制作针柄,针柄的缠绕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2)针柄长度L1为40mm-60mm,针体直径Φ为:0.2mm-0.25mm,针体长度L2为140mm-270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属于超长芒针,其针体长度L2为270mm-1200mm。其余同于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海,未经韩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