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内的挡渣墙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013.4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傅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B22D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32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挡渣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炼炉中间包内的挡渣装置,尤其是一种中间包内的挡渣墙。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由于中间包内钢水流动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尤其是中间包底部区域存在不活跃的钢水停滞区,使得夹杂物上浮困难。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中间包容积,促进夹杂物上浮,人们通常在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传统的挡渣墙一般为平面的墙体,墙体上未设置或仅设置了一个流钢孔,流钢孔设置的不合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合理分布钢水流向,不能有效改善钢水的流动轨迹,容易使紊流扩散引起表面波动而把熔渣卷入钢水内部,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合理分布钢水流向,挡渣效果好的一种中间包内的挡渣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中间包内的挡渣墙,它主要包括墙体和流钢孔,流钢孔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的流钢孔分上、中、下三行设置在墙体上,所述上流钢孔和下流钢孔的纵向投影位于两中流钢孔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流钢孔位于墙体的中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流钢孔数量为十个,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四个、三个,能有效合理的分布钢水流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墙体为梯形墙体,该墙体的下底长度大于其上底长度,梯形墙体的设置有利于安装,从而起到良好的挡渣效果,同时又可节省墙体的材料。
作为优选,其特征是所述的墙体上端面上设有两个半圆形槽,在半圆形槽内分别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用于钢铁冶炼的挡渣墙,由于流钢孔设置合理,能达到合理分布钢水流向,合理分布热流,节省材料,能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改善钢水流动轨迹,可将钢包注流冲击所引起的强烈涡流限制在局部区域,防止紊流扩散引起表面波动而把熔渣卷入钢水内部,挡渣效果好,同时该挡渣墙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墙体1、上流钢孔2、中流钢孔3、下流钢孔4、吊耳5、半圆形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中间包内的挡渣墙,它主要包括墙体和流钢孔,流钢孔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的流钢孔分上、中、下三行设置在墙体上,所述上流钢孔和下流钢孔的纵向投影位于两中流钢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用于钢铁冶炼的挡渣墙,由于流钢孔设置合理,能达到合理分布钢水流向,合理分布热流,节省材料,能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改善钢水流动轨迹,挡渣效果好,同时该挡渣墙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中间包内的挡渣墙,它主要包括墙体和流钢孔,流钢孔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的流钢孔分上、中、下三行设置在墙体上,上流钢孔和下流钢孔的纵向投影位于两中流钢孔之间,该流钢孔位于墙体的中下部,数量为十个,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四个、三个,所述的墙体为梯形墙体,该墙体的下底长度大于其上底长度,墙体上端面上设有两个半圆形槽,在半圆形槽内分别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用于钢铁冶炼的挡渣墙,由于流钢孔设置合理,能达到合理分布钢水流向,合理分布热流,梯形墙体的设置有利于安装,从而起到良好的挡渣效果,同时又可节省墙体的材料,能有效消除中间包底部区域的死区,改善钢水流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包烘烤引风装置
- 下一篇:截断动力轮和离合轮为花键盘结合的钢筋截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