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288.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冀新;许建国;杜显昊;颜贻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B65H6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 优良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络筒机设备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良好的筒纱成型,有利于纱线退绕的顺利完成,这是检验自动络筒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筒纱成型的因素有很多,张力的均匀性是一项重要指标,张力加压方式、纱线退绕角度和槽筒转速的稳定性等都能影响张力均匀性;槽筒转速的稳定性和防叠系统的类型也是影响筒纱成型的关键因素,有些产品采用电子防叠方式,依靠槽筒转速的变化实现防叠的功能,有些产品槽筒转速保持恒定,采用机械式防叠系统实现防叠功能,此种方法有利于保证筒纱成型质量;防缠绕系统的快速反应是降低纱线浪费和保证筒纱成型的另一重要指标,运用防辨杆和微动开关等防辨系统的反应速度较慢。
目前,亟待开发一种具有优良筒纱成型系统的自动络筒机,主要针对张力的均匀性、槽筒转速的稳定性、防叠系统的类型和防缠绕系统的反应速度这四个影响筒纱成型的因素,综合各种有利于筒纱成型的先进技术,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筒纱成型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综合配置和利用有利于筒纱成型的现有技术,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筒纱成型系统作进一步改进,大大提高自动络筒机筒纱成型的优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包括机械防叠装置、防缠绕装置、张力盘加压装置、管脚、筒纱支臂,其特征在于管脚结构设置为使纱路退绕角度呈20°;所述防缠绕装置为光电式防缠绕装置,包括槽筒、槽筒箱体、单锭控制器,由光电传感器、电缆和单锭控制器组成光电式防缠绕装置,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槽筒箱体上,光电传感器的电缆连接到单锭控制器上,光电传感器设置在能检测到往复摆动纱线的位置;所述的张力盘加压装置包括单锭控制板、张力装置箱体、活动张力盘、固定张力盘、气缸,固定张力盘和气缸固定在张力箱体上,所述的活动张力盘配置一推杆组件及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壳体前部设置一长孔,后部设置与长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壳体长孔内设置一动磁铁支撑杆,动磁铁支撑杆的后端上设置一动磁铁,动磁铁置于壳体内后部空腔内,动磁铁通过线缆接单锭控制板,所述的推杆一端插入电磁驱动装置壳体的长孔内,动磁铁支撑杆顶在推杆一端,在磁力作用下推杆随动磁铁沿长孔移动,推动活动张力盘和固定张力盘闭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采用两组张力盘加压装置,且在张力装置箱体上呈上下分布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筒纱支臂采用气动式加压。可消除系统中产生的震动,保证各筒纱之间的密度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各种影响筒纱成型因素的优点,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纱线退绕角度小,采用双张力盘电磁加压方式、机械式防叠系统和光电式防缠绕系统,保证了筒纱成型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张力盘加压装置在张力装置箱体上分布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张力盘加压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驱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电式防缠绕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络筒机优良筒纱成型系统的实施例,包括机械防叠装置、防缠绕装置、张力盘加压装置、管脚、筒纱支臂。
图1中,1、槽筒2、护纱板3、防缠绕传感器4、电子清纱器;5、空捻器6、双张力盘7、剪刀部件8、预清纱器部件9、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10、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1管脚。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纱路以双张力盘6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上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1、护纱板2、防缠绕传感器3、电子清纱器4、空捻器5和双张力盘6。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及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管脚11。所述管脚11前倾,且下导纱板9的导纱点与管脚11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所述的下导纱板9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7的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8的动板和定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