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爆破用组合装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6357.5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强盛;杨红红;曾开亮;吕绍暹;饶东强;陈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要市南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31/28 | 分类号: | C06B31/28;F4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1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爆破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破器材,特别是一种水下爆破用组合装药。
背景技术
中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大于50mm,炮孔深度大于5m的爆破作业。随着爆破钻孔设备的发展,中深孔爆破日益广泛,用于矿山剥离、采矿、水利工程及铁路开挖等工程爆破。现阶段,干燥的中深炮孔可直接装填多孔粒状铵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等粉状炸药。水下或有水的中深炮孔爆破时,只能采用乳化炸药、水胶炸药等抗水炸药。在所有的炸药中,只有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具有材料配方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安全水平高、流散性好等优点,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低廉。目前,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又易于吸湿,所以无法在潮湿,特别是水下或有水的炮孔中使用。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安全水平高、抗水性强和使用方便的水下用炸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所使用的水下用炸药成本高、抗水性差、使用不方便等缺点,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安全水平高、抗水性强和使用方便的水下爆破用组合装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水下爆破用组合装药,其主要结构包括药筒和填充在药筒内的炸药,所述的炸药由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和乳化炸药层以特定结构构成。在药筒内侧由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有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隔离层和乳化炸药层。所述的隔离层可以使用石蜡或者塑胶等材料制成,可以达到防止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和乳化炸药层之间相互渗透,导致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受潮,影响炸药的爆破威力。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产品方便在水下使用,所述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和乳化炸药层厚度均匀分布在药筒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和乳化炸药层的层厚度比例为0.6~1∶1,更具体地说是0.7∶1或0.8∶1或0.9∶1。让药筒内的炸药平均密度大于1.0g/cm3以便在安装炸药时能让炸药能够自然沉到水下。在使用时只要将雷管插进炸药中的乳化炸药层里即可。
为了保证装药的抗水性能,在药筒上设有密封层,密封层可以是和药筒匹配的带雷管座的密封盖,也可以是包裹整个药筒的热塑膜层。在使用时只需将雷管插进密封盖的雷管座内,即可起爆。
密封盖和药筒可以由PVC材料或其他防水材料制成,两者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卡槽的方式紧配合连接,在密封盖与药筒之间可配密封圈或涂以密封类胶粘剂形成完成整体密封,以增强抗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造价成本比现有的水下炸药更加低廉;
2.产品制造工艺水平简单;
3.产品使用时安全水平高;
4.产品储运时能有效抗潮,有较长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包括药筒1和填充在药筒1内的炸药2,在药筒1内侧由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有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3、隔离层4和乳化炸药层5。所述的隔离层4是石蜡层,可以达到防止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3和乳化炸药层5之间相互渗透,导致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受潮,影响炸药的爆破威力。
如图1所示,为了让本实用新型产品方便在水下使用,所述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3和乳化炸药层5厚度均匀分布在药筒1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层3和乳化炸药层5的层厚度比例控制在0.6~1∶1这个比例区间内。让药筒内的炸药2密度大于1.0g/cm3,以便让炸药能够自然沉到水下。
如图1所示,为改为保证装药的抗水性能,在药筒1上设有密封层6,密封层6是一个与药筒1匹配的密封盖61,药筒1与密封盖6之间通过卡槽的方式扣合连接,并涂以密封胶。在密封盖61上设只有雷管座63。在使用时只要将雷管插进雷管座63里即可起爆。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药筒1与密封盖1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在药筒1和密封盖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药筒1与密封盖61之间的螺纹连接方式和密封圈7的结构可以保证进一步保证装药的抗水性能。为了方便储存、运输和避免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炸药受潮,在药筒1上覆盖有一层热塑膜层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要市南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高要市南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母线槽仿真监测分析系统
- 下一篇:电池外特性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