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褐煤或高挥发分煤干馏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646.5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涛;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松涛 |
主分类号: | C10B49/02 | 分类号: | C10B49/02;C10B53/04;C10B15/00;C10B57/10;C10B39/00;C10K1/02;C10K1/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褐煤 挥发 干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干馏装置。
背景技术:
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成煤气、焦油和焦炭(或半焦)等干馏产品,按其炉内煤料被加热终温的不同,一般认为500-700℃为低温干馏,褐煤类低阶煤种适用于低温干馏加工,通过低温干馏加工,将褐煤转化成气、液、固三种产品,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干馏炉是低温干馏生产工艺中的主要设备,按其供热方式分为外热式(间壁加热)和内热式(直接接触加热),按其所用热载体形式分为气体热载体和固体热载体。
传统的干馏工艺多为外热式,以确保煤被隔绝加热,挥发产物不被稀释,从而得到成份纯、热值高、有更好利用价值(例如提氢或煤化工原料气)的干馏煤气,但存在炉内煤料受热不均导致半焦质量不匀,高温壁区易发生二次热解降低焦油产率,且设备复杂投资大产能小等不足;
内热式工艺是借助气体热载体(多为煤气燃烧的烟气)直接进入干馏炉内穿过块状煤层传热的,具有传热快、效率高、加热均匀、设备简单、投资较省等优点,但存在干馏煤气被气体热载体(烟气)所稀释,导致出炉煤气及外供煤气热值低、品质差、商业利用价值不高等缺点。
另有专利(CN101113340A)介绍在竖炉中利用循环高温煤气直接加热的内热式干馏工艺,相对传统的内热式工艺有所改进。但其适用炉型单一(只适用于竖炉);入炉煤要求与传统气流内热式炉一样,须为块煤或型煤;产生的净煤气被部分用于热半焦冷却及部分用于燃烧补热,则外供产品煤气量大大减少(只占全部干馏煤气的三分之一);且煤气预热温度太高,耗能增加,工业化实现难度增大;尤其是该专利所用的蓄热式预热或氧气燃烧加热方式仍将导致干馏煤气被部分烟气稀释从而带来与传统的气流内热式工艺一样或部分一样缺点,干馏煤气容积增大,后处理设备容积及输送动力随之增大,外供煤气成份、纯度、热值等仍不如外热式工艺的煤气质量好、价值高;此外该专利中采用蓄热式预热将导致入炉温度波动大,干馏操作不稳;采用氧气燃烧加热方式则需投资空分设备,增加投资及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传统内外热式工艺之优点,生产运行中易于操作控制的用于褐煤或高挥发分煤干馏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褐煤或高挥发分煤干馏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炉,主炉含有干馏部分,干馏部分引出的煤气接至煤气冷却冷凝与净化装置,煤气冷却冷凝与净化装置的煤气出口分别与外供煤气管道及间壁式高温加热器的冷程进口端相连通,间壁式高温加热器的冷程出口端与主炉的干馏部分进气口相连通。
煤气冷却冷凝与净化装置的煤气出口经增压风机分别与外供煤气管道及间壁式高温加热器的冷程进口端相连通。
在主炉干馏部分即干馏段煤气引出口之后设置有对煤气进行除尘的除尘器。
在主炉干馏部分煤气引出口除尘器之后设置间壁式余热换热器,其热程进口端与除尘器出口相连通,热程出口端与煤气冷却冷凝与净化装置进口端相连通;其冷程进口端与煤气冷却冷凝与净化装置出口或增压风机出口相连通,冷程出口端与间壁式高温加热器的冷程进口端相连通。
主炉干馏部分前设有对煤料进行干燥处理的主炉干燥部分,主炉干燥部分与干燥热源气体循环回路连接,干燥热源气体循环回路与干燥热源气体补热管道连接。
干燥热源气体补热管道与间壁式高温加热器的热程出口端相连接。
在干燥热源气体循环回路上设有除尘器。
主炉干馏部分后设有对半焦进行熄焦处理的主炉熄焦部分,主炉熄焦部分与自循环冷却回路连接。
自循环冷却回路包括余热换热器,余热换热器的热程进口端与主炉熄焦部分的自循环气体引出口连接,余热换热器的热程出口端与主炉熄焦部分的自循环气体进口相连接。
在余热换热器与主炉熄焦部分的自循环气体引出口之间设有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合理,在炉外采用被间壁加热(外热方式加热)、未被稀释的高温干馏煤气为热载体,入干馏炉直接与煤料接触传热,使其热解、实现干馏。炉内煤料逸出的挥发产物(干馏煤气)汇入高温煤气流(热载体)中一并出炉,经降温、净化、增压后,部分仍作为热载体通过间壁式换热器被加热至450-900℃后循环入炉使用;其余净化煤气(实为循环过程中炉内煤料逸出的全部煤气)外供使用。气体热载体全部来自干馏煤气,干馏煤气没有被外来杂质气体稀释;干馏产生的煤气全部作外供,熄焦及系统补热均未引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松涛,未经周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径表专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陶瓷板施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