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进气格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7064.9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桂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汽车的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格栅的主要作用有:为散热器提供更好的空气流通通道,方便散热器散热及发动机进气;保护水箱等发动机舱内部件不被异物飞射以及美化外观等。现有技术对汽车进气格栅的设计,主要只是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很少有考虑到格栅进气对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如图1所示,目前的汽车进气格栅(3)开口大多为全敞开式,其宽度大大宽于散热器(2)的宽度,虽然满足了散热需求,但却忽略了对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过多的空气通过格栅(3)进入发动机舱,会导致格栅(3)两侧的两股高速侧向气流直接流向车轮(1)区域,车轮(1)处于高速旋转状态,这就会使车轮(1)区域的紊流更乱,湍流强度增大,造成更多的能量损失;同时,这两股气流还会增大前轮的升力,即减少前轮(1)的抓地力,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变差,影响行车安全;另外格栅处过多的进气还会导致更大的整车压差阻力,影响整车风阻系数,增大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整车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汽车进气格栅,该汽车进气格栅美观实用,容易实施,对成本影响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格栅呈长条弧形,关键在于汽车进气格栅中部为设置有进气通孔的进气部,进气部的两侧为密封的装饰部,所述进气部的宽度等于汽车散热器的宽度。
上述汽车进气格栅的进气部具有通孔,能够让气流通过,保证足够的散热性能;装饰部用于美化外观,其结构为密封的,可以防止气流从此处流向车轮,影响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气部的宽度等于汽车散热器的宽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热性能。另外,相比传统的进气格栅,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整体的进气面积,因此可以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油耗。
所述进气部为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这样进气部两侧接近车轮的部分相比中部的高度更高,因此从进气部两侧进入的气流对车轮底部的影响就会更小,避免车轮产生 过大的升力,保证行车安全。
所述装饰部为弧形,其曲率与进气部的曲率一致,以增加美观性。
所述进气部与装饰部为一体结构,方便生产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根据汽车冷凝器及散热器迎风面对进气格栅的正投影将格栅分成中间和两侧区域,然后将两侧区域做成密封状态,容易实施,几乎不增加整车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高速气流由格栅两侧进入发动机舱并吹向车轮区域,降低车轮区域气流湍流强度,减少能量损失,同时也减小了前轮升力以及整车前后压差阻力,在不影响散热性能基础上实现更加优良的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并改善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汽车进气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进气格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进气格栅3大致呈长条弧形,利用散热器2的迎风面对进气格栅的正投影,将格栅分成A、B、C三个区域,其中A、C区域为密封的装饰部,B区域为设置有进气通孔的进气部,A区域左起占7列开口,C区域右起占8列开口,基本使A、C区域对称,进气部的宽度为散热器2的迎风面对进气格栅3的正投影宽度。
所述进气部为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这样进气部两侧接近车轮1的部分相比中部的高度更高,因此从进气部两侧进入的气流对车轮1底部的影响就会更小,避免车轮1产生过大的升力,保证行车安全。经过测试,可以降低2.33%的前轮升力。
所述装饰部为弧形,其曲率与进气部的曲率一致,以增加美观性。
所述进气部与装饰部为一体结构,方便生产及安装。
本实施例将A、C区域做成与格栅一体式的密封状态,保留B区域的进气口以提供足够的冷却进气量,最终在保证足够的冷却进气同时,使整车风阻系数降低5.86%,前轮升力也有2.33%的降低,实现了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明显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铰链无螺丝结构
- 下一篇:牙轮钻头金属浮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