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认证的支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7107.3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8 | 分类号: | G07F7/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 认证 支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支付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指纹认证的支付装置,是一种嵌入式硬件装置,此硬件装置具有支付卡的功能,同时利用指纹来验证身份。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便利性的需求,各种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常见的如刷卡消费,网上购物平台支付,网上转帐等。
现有支付方式的身份认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通过用户名、密码的方式认证身份,如支付宝;
2)纯粹基于卡的消费,如公交卡和可用于消费的市民卡等;
3)通过刷银行卡,并输入密码的方式,如一般的ATM机,POS机等;
4)支付卡和物理认证设备绑定的产品,如支付卡加动态口令卡,支付卡加USB Key等;
5)无线支付方式,如手机支付等。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基于物的认证,而非基于人的认证,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首先,单纯基于卡和用户名、密码方式的认证是最不安全的,一旦卡丢失或用户名、密码被盗,卡中的财物很快就会损失。
而其它方式的认证,由于是基于对物理设备的识别,一旦设备丢失,同样存在财物被窃取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认证的支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基于指纹认证的支付装置,包括支付卡,在支付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带有指纹认证功能的指纹认证装置,不是对认证主机的改进,极大的方便了应用的升级。
作为优选,所述的指纹认证装置包括主处理单元、加密模块、传感器控制、存储介质、界面控制以及外设包括:电源、传感器、用户界面和通讯接口,其中主处理单元,用于实现整个系统的芯片操作系统,并调用各个模块;加密模块,用于实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对称加解密算法,同时产生真随机数;传感器控制,用于指纹图像的采集;存储介质用于密钥、指纹特征和文件的存储;界面控制,用于实现和用户的交互;通讯接口、电源、加密模块、存储介质分别与主处理单元相连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控制与主处理单元相连接,用户界面通过界面控制与主处理单元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讯接口包括通用接口和USB接口,通用接口包括非接触式或接触式。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一种可以进行指纹识别的支付卡的装置,可以实现识别到人的目的,真正做到防范各种风险。另外此装置的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在于把指纹应用集成在卡上,而不是主机设备上,对原有的系统不需要进行改造,极大的提高了应用的方便性。此实用新型的指纹支付卡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可以独立进行指纹采集和认证,不需要外接设备。基于此实用新型,同时需要支持此系统的COS,以及此COS基于的文件系统。此实用新型也提出了对应的COS升级办法。不止包含文中所述的文件系统,还包括支持指纹的类似的文件系统。同时此指纹支付卡可以单独当指纹USB Key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硬件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支付卡文件目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支付卡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支付卡实施案例硬件方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是一个可独立工作的指纹支付卡,而不需要对原有主机设备进行修改。因此实用新型内容也都是基于一个独立嵌入式支付卡系统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处理单元(MCU,1),加密模块(Encryption Module,2),传感器控制(Sensor Control,3),存储介质(Flash,4),界面控制(UI Control,5),以及外设包括:电源(Power,6),传感器(Sensor,7),用户界面(UI,8)和通讯接口:通用接口(I/O,9)(非接触式或接触式),USB接口(10)。
其中,主处理单元(1),加密模块(2),传感器控制(3),存储介质(4),界面控制(5)是在一块单独的芯片中实现,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主处理单元(1)实现整个系统的芯片操作系统(COS),并调用各个模块的功能。加密模块(2)实现RSA等非对称加密算法和DES、3DES等对称加解密算法,同时可以产生真随机数。传感器控制(3)实现指纹图像的采集。存储介质(4)实现密钥、指纹特征和文件的存储。界面控制(5)实现和用户的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扣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