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7297.9 | 申请日: | 201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967;B60W3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通信 机动车 限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领域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日益增多,但是超速行驶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的顽症,每年因为汽车的超速行驶,造成了许多车毁人亡的人间惨剧。有效防止超速行驶一直是交通部门面临的难题,现有的体系,只能对车速进行检测,发现汽车有超速行为,再对该汽车的司机进行处罚,这种事后处理的模式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止汽车超速行驶带来的社会危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实时有效的限速系统,以杜绝汽车超速行驶的现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本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为行驶中的汽车提供限速指令,能有效防止汽车超速行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和设置在不同限速路段的多个限速指令发射器;每一个限速指令发射器对应有一个信号覆盖范围;汽车上设有汽车微处理器、汽车驱动机构、速度传感器和限速指令接收器;所述的汽车驱动机构、速度传感器和限速指令接收器均与汽车微处理器连接;汽车上的限速指令接收器与汽车当前所在区域内设置的限速指令发射器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车速与当前限速值的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汽车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在汽车行驶时实时接收限速指令,并且自动控制汽车行驶时不会超过该限速值,当每一台汽车加入到这个系统后,即使司机想超速,也不可能。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汽车超速行驶的现象发生,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包括汽车和设置在不同限速路段的多个限速指令发射器;每一个限速指令发射器对应有一个信号覆盖范围;汽车上设有汽车微处理器、汽车驱动机构、速度传感器和限速指令接收器;所述的汽车驱动机构、速度传感器和限速指令接收器均与汽车微处理器连接;汽车上的限速指令接收器与汽车当前所在区域内设置的限速指令发射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机动车限速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车速与当前限速值的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汽车微处理器连接。
限速指令发射器设置在市区需要限速的路段,也安装在高速路沿线。在不准机动车进入的路段,限速值可以设置为0。
限速指令发射器与汽车上的限速指令接收器之间采用的无线技术:包括调频无线方式,如市区调频(FM)收音机使用的方式,还可以使用中波或长波的无线通信方式;具体实现方式是:首先建立统一的无线通信协议,传输的数据中包括限速值,限速指令接收器接到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解码,得到限速值。采用的调频无线技术和通信协议为现有的成熟技术。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限速指令发射器定时的(如每隔5秒)向其信号覆盖区域发送一次广播报文,该广播报文中含有对当前区域限速值的编码,汽车进入该显示指令发射器的覆盖区域后,限速指令接收器就收到该广播报文,汽车微处理器从该广播报文中解码出限速指令,如60km/h,汽车微处理器同速度传感器检测汽车的当前车速,当检测到该车速高于该限速指令对应的限速值,则控制汽车的驱动机构自动减速,使汽车速度减速到限速值以内。如果当前车速小于限速值,则限速值对汽车的行驶不发生影响。这样,由速度传感器、微处理器、驱动机构和限速值接收模块(限速指令接收器)构成一个闭环的自动控制系统,避免汽车的超速行驶。汽车上的显示器用于显示当前的限速值与当前的车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