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感应传输电能的接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106.0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现;刘志强;田凯;胡振邦;吴健;张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感应 传输 电能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串联感应传输电能的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露天的环境下实现电力的连接和传输,克服潮湿和雨水环境对电力连接和传输带来的不利影响,通常采用半变压器感应供电装置,实现可分离的感应传输连接。现有的技术通常直接采用半变压器接触感应传输,铁心结构为单一E形,这种结构在接头中,磁路接触面分布在一直线上,在接头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磁路接触面积小,饱和磁通量小,传递功率少,要提高传输功率需要增大接头面积,但传输接头部件的面积过大,不利于使用操作,不适合常用电器使用,如电动汽车在停车处充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感应传输结构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感应磁路接触面均匀分布在圆环带上,数倍放大单个铁心的磁通量,可提高感应传输电能能力的串联感应传输电能的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2组U形铁心,每组U形铁心设有N个不同长度,等高度的U形铁心,N个不同长度,等高度的U形铁心用导线串联并分别放置在外套的凹槽中,铁心接触端面在同一平面上,2组U形铁心通过导向定位块接触在一起,构成N个闭环磁路。
所述导向定位块设在接头中心部位,所述导向定位块上设有中心凹坑件和中心凸起件,所述中心凹坑件与中心凸起件相配合;所述中心凹坑件可为正六边形带锥度,一端设有矩形槽。所述中心凸起件可为正六边形带锥度,一端设有矩形槽。所述中心凹坑件为带有磁性的中心凹坑件,所述中心凸起件为带有磁性的中心凸起件,所述带有磁性的中心凹坑件可为永磁中心凹坑件,或电磁中心凹坑件;所述带有磁性的中心凸起件可为永磁中心凸起件,或电磁中心凸起件。所述外套的凹槽沿经向均匀分布。在磁路路接触面上采用防水防锈导磁材料封闭,该防水防锈导磁材料可以是微晶玻璃面板或导磁陶瓷或金属薄板。
所述中心凹坑件和中心凸起件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最短的铁心横边配合。
所述U形铁心的横断面可为矩形,最好外侧和内侧为圆柱面。
本实用新型将N个U形铁心通过导线缠绕并串联起来,当两组这样的串联铁心彼此对应接触的时候,就可以N倍地提高单个铁心的磁路接触面积,从而扩大系统总的饱和磁通量,提高感应传输电能的能力。若能将这些串联的铁心的接触端面均匀地按一圆环面排列,就可以在不增加插头接触面积的情况下,N倍提高磁路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感应传输电能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形铁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凹坑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凸起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个接头装配结构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个接头装配结构1/4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公母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一组U形铁心,使U形铁心高度相等,在横边上缠绕导线,以两个纵边为长度方向,使各铁心的长度不同,将这组铁心沿其对称轴均匀按圆周排列,保持铁心接触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就实现了磁路接触面分布在一环形面,在插头接头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总的磁路面积,且对称,可以提高感应传输电能的能力。要使这样的结构能够工作,需要有导向机构,在方便插接的同时,保证在两组铁心接触时,各磁路对应形成闭环,减少磁路泄露,另外,也需在各磁路之间加以隔离,防止各磁路相互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外套上以轴线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不同轴向深度的凹槽,且沿同一半径方面开设的凹槽两侧对称,每个对称凹槽中放置一个缠绕导线的U形铁心,铁心的横边由外套的槽底提供支撑。这样就实现了这组串联铁心沿其对称轴均匀径向排列,磁路分布面积为一环形面,在接头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磁通路面积,而且不同的磁心与磁心之间由于外套的隔离实现了磁路独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查井支管接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