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节纱纺织机编码器信号传输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458.6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羊炳岗;陈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36 | 分类号: | D01H5/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纺织机 编码器 信号 传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节纱纺织机编码器信号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竹节纱即纱线忽细忽粗,有一节叠出的称竹节。目前,竹节纱在各类面料的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符合当前的流行趋势而广为流行,竹节纱品种多,适用范围广。而在竹节纱的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前罗拉速度的编码器损坏而造成纱支偏轻、竹节纱风格改变,有几种原因造成以上结果,一是操作不当,机修工在安装过程中将同步带装得过紧或垂直度不一,造成编码器受力不均匀,内部轴承磨损快;二是机械振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振动,引起编码器底板螺丝松动,同步带张力改变,前罗拉速度传递不准,纱支偏轻、风格改变,产生坏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节纱纺织机编码器信号传输机构,该机构使得纱支重量正常、竹节纱风格不会发生改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节纱纺织机编码器信号传输机构,包括前罗拉、编码器,还包括固定于前罗拉上的大齿轮和固定于编码器主轴上的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
为使得前罗拉与大齿轮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靠、安装方便,所述大齿轮的内圈沿轴向有一凸出的轮毂。
所述大齿轮通过穿过轮毂的螺钉与前罗拉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通过键固定于编码器主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前罗拉的转动反映纺织机车头的转动,即车头的运动通过前罗拉、大齿轮、小齿轮传递给编码器,该转动信号反映了竹节纱的轻重、风格,编码器测得的该信号数值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相比较,如果出现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不符,则需调整纺织机,使得最终编码器测得的转动信号数值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相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齿轮传动克服了由于安装误差导致的编码器受力不均、内部轴承磨损快的现象,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且前罗拉传递速度精确,生产的纱支重量正常、风格不会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罗拉1、编码器2、编码器主轴2-1、大齿轮3、轮毂3-1、小齿轮4、螺钉5、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竹节纱纺织机编码器信号传输机构,包括前罗拉1、编码器2、大齿轮3、小齿轮4。
大齿轮3固定于前罗拉1上,小齿轮4固定于编码器主轴2-1上,大齿轮3与小齿轮4啮合,大齿轮3的内圈沿轴向有一凸出的轮毂3-1。
大齿轮3通过两个穿过轮毂3-1的螺钉5与前罗拉1固定连接,小齿轮4通过键6固定于编码器主轴2-1上。
工作时,纺织机车头(图中未示)的运动通过前罗拉1、大齿轮3、小齿轮4传递给编码器2,编码器2将测得的该运动信号数值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相比较,如果出现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不符,则需调整纺织机,使得最终编码器2测得的转动信号数值与预先设计好的数值相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编码器受力均匀,降低了内部轴承的磨损,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且前罗拉传递速度精确,生产的纱支重量正常、风格不会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透气冰爽面料
- 下一篇:清花圆盘抓棉机原棉加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