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架防虫网平棚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751.2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民;沙国栋;羊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10 | 分类号: | A01G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防虫 网平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大棚,尤其是一种用于栽培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的钢架防虫网平棚。
背景技术
菜篮子工程是各级政府密切关注的工作,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蔬菜是菜篮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是保证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在菜农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建设防虫网棚,目前,常见的钢架防虫网平棚顶棚为平面,顶网与边网缝合在一起,用绳索捆绑于钢梁,外观不太优美;而冬季为防大雪压毁,拆卸顶网也极为不便;平顶棚暴雨中抗压性差,且顶网无压网线设计,随风波动,因此暴风雨常造成棚架变形,网纱扯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钢架防虫网平棚的使用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钢架防虫网平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架防虫网平棚,由钢架组成立体框架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防虫网,其特征在于:
a)立体框架由檐钢梁、顶部拱形跨梁和支撑立柱组成,其中,两条檐钢梁之间至少设有两个形状一致,两端与檐钢梁固定连接的拱形跨梁,所述的檐钢梁、顶部拱形跨梁由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柱支撑于地面形成立体框架;
b)立体框架顶部以檐钢梁和拱形跨梁为固定点铺设防虫网,防虫网的上下分别设有压网线和托网线,所述的压网线与托网线走向相交;立体框架四壁,以檐钢梁和立柱为固定点铺设防虫网,立体框架四壁的防虫网上部与顶部防虫网相交,下部与地面无缝连接,立体框架一端的壁上设有门,门上也附设有防虫网;
c)立体框架两端设有斜拉筋,斜拉筋上端起于支撑立柱的上部,下端位于防虫网外侧斜拉固定于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檐钢梁与地面的高度为2.8m,拱形跨梁的高跨比为1/100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檐钢梁、拱形跨梁、支撑立柱和门框上含有卡槽,所述的防虫网边缘通过卡簧与相应的卡槽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门内设有缓冲间,缓冲间设有二道门,缓冲间的二道门、侧壁和顶都覆盖有防虫网。
在本实用新型中:立体框架顶部压网线与托网线均匀分布,压网线与托网线的走向正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虫网的网孔为18~25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顶部拱形跨梁有效地防止防虫网在大暴雨中出现顶部塌陷;防虫网采用卡槽卡簧固定拆卸方便;防虫网的上下设置的压网线和托网线,以及两端的斜拉筋加强了棚架的稳固性;18~25目的防虫网,以及隔离间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员进出瞬间虫害飞蛾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槽与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檐钢梁,2、拱形跨梁,3、支撑立柱,4、斜拉筋,5、门和缓冲间,6、卡槽,7、卡簧,8、压网线,9、托网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见,钢架防虫网平棚的立体框架由檐钢梁1、顶部拱形跨梁2和支撑立柱3组成,其中,两条檐钢梁1之间至少设有两个形状一致并与檐钢梁固定连接的拱形跨梁2,所述的檐钢梁1、顶部拱形跨梁2由均匀分布的支撑立柱3支撑于地面形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两端设有斜拉筋4,斜拉筋4上端起于支撑立柱3的上部,下端位于防虫网外侧斜拉固定于地面;立体框架一端的壁上设有门和缓冲间5,缓冲间设在门内,缓冲间设有二道门,缓冲间的二道门、侧壁和顶都覆盖有防虫网。
具体实施时,立体框架顶部以檐钢梁和拱形跨梁为固定点铺设防虫网,立体框架四壁,以檐钢梁和立柱为固定点铺设防虫网,立体框架四壁的防虫网上部与顶部防虫网相交,下部边缘与地面无缝连接;门和缓冲间5也铺设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的网孔为18~25目。
由图2可见,立体框架顶部以檐钢梁1和拱形跨梁2为固定点还设有压网线8和托网线9,所述的压网线8与托网线9走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防虫网上表面的压网线8走向与拱形跨梁2平行,位于防虫网下表面的托网线9走向与压网线8正交,它们均匀分布在立体框架顶部。
图3公开了一种卡槽6和卡簧7的结构。为了便于防虫网的拆装,所述的檐钢梁1、两端拱形跨梁2、四周支撑立柱3和门和缓冲间5的框上均含有如图所示的卡槽6,所述的防虫网边缘通过卡簧7与相应的卡槽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萝属藻类人工育苗的采苗器
- 下一篇:全膜双垄沟铺膜机组合式整形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