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8777.7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路灯结构,尤其指一种利用较佳热对流路径以提升散热效果的路灯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路灯的结构,为直立灯杆的弯折伸出端组接中空灯壳,中空灯壳内部设置照明光源,并透过灯壳底端的透光灯罩,以提供道路及周遭环境的夜间照明。习知路灯要求高亮度,故大多使用高功率、大尺寸的照明光源,如白炽灯泡、水银灯等发光体,但照明效率较差,使电能耗损严重,在这个能源日趋拮据且珍贵的时候,实非一时之选,且高功率、大尺寸的照明光源作动时所产生的热,难以由壳体散热,造成壳体的温度过高或照明光源烧毁,需经常维修更换,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
爰在全球节能议题日愈发酵及各国政府未来将陆续禁用白帜灯泡的政策下,发光二极管(LED)挟其高效率、节能与可调旋光性的优势在照明市场已逐渐形成风潮,其在路灯、车灯、户外照明、情境照明等应用已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尽管如此,目前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用途时,由于路灯需要较高的光线照度,因此通常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藉由施加较高的电流于发光二极管上,已获得较高的光线照度;然而在光线亮度及照度提高的同时,无可避免提高了其所产生的热量。若不实时将其产生的热量排出,不仅容易造成发光二极管周围积存热量,而导致发光效率的降低,更可能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利用较佳热对流路径以提升散热效果的路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灯结构,其至少包含有:一壳座,该壳座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有至少一出光口,且该壳座并设有复数散热孔,各散热孔与该容置空间相通,而该壳座一侧设有一灯杆装配部;至少一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出光口射出;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散热组件与该光源模块相互接触;一灯杆体,装设固定于该灯杆装配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路灯其至少包含有:一壳座、至少一光源模块、散热组件以及一灯杆体,该光源模块以及散热组件设置于该壳座中,该壳座并设有复数与容置空间相通的散热孔,且该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壳座的出光口射出,该散热组件与该光源模块相互接触,可将光源模块的工作热源有效由各散热孔散去,有效提升光源模块的散热效能,并可维持光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路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路灯的放大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路灯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路灯的热对流路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座体相互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路灯1 壳座10
上座体11 段差部111
下座体12 容置空间13
出光口131 灯杆装配部14
散热孔15 网孔片151
光源模块20 基座21
发光二极管22 散热组件30
散热鳍片31 灯杆体40
枢接组件50 固定组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路灯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该路灯1其至少包含:
一壳座10,该壳座至少设有可相互对合的上、下座体11、12,该上座体11设有至少一段差部111,该段差部111侧边设有复数散热孔15,且该下座体12侧边并设有复数散热孔15,且于下座体的散热孔15处并进一步盖设有网孔片151,而该上、下座体11、12间设有一容置空间13,该容置空间13设有至少一出光口131,而该壳座10一侧设有一灯杆装配部14;
一灯杆体40,装设固定于该灯杆装配部14中;
至少一光源模块20,该光源模块2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3中,该光源模块20设有一基座21以及设于该基座21上的复数发光二极管22,各发光二极管22的光源可朝出光口131射出;
散热组件30,该散热组件3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3中,该散热组件30与该光源模块20相互接触,其中该散热组件30设于该基座21相对于各发光二极管22的另一侧,该散热组件30至少设有复数散热鳍片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体验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贴片LED条形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