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槽形板自动浇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8951.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柳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忠林 |
主分类号: | B28C5/48 | 分类号: | B28C5/48;B28B1/087;B28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预应力 混凝土 槽形板 自动 浇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自动浇灌机。
背景技术
预应力双T板在工业厂房建筑、民用车库等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且愈演愈烈,大有漫延全国成为以上领域的主导产品之势。但双T板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主要是人工生产,次品率相对很高,且生产任务小时,养不住大量工人;生产任务多时,又招不到熟悉本生产工艺的工人,并且生产时间很长,无法生产更多的生产线。经常很艰难地生产出来一条线,另一条线又到了夜晚无法生产,浪费了夜晚的养护时间,若白天完成生产,夜间可以用蒸汽等养护,第二天又达到了出产品的强度。
前台钢模具生产线上一般用4人用铁锨、2人用振捣棒、2人用平板振动器、2人抹面、1个整理埋件工等,共11人,产量很低,每天最多生产2条生产线-3条生产线,很粗、笨、脏、重地进行施工且常生产出次品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T板自动浇灌机,减小人工费,降低劳动强度,文明施工,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好的保障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槽形板自动浇灌车包括车体边板、分料板、振捣棒、平板振动器、刮平板、抹光机,其特征在于把现有的人工操作的双T板生产设备和工具包括独自铁锨、平板振动器、2个人各自操作的2个振动棒安装在一 个车体上,其中振捣棒在前部、分料板在其后面、平板振动器又在分料板后面、刮平板又在平板振动器后面、抹光机在最后的排列顺序,或把以上其中任意2个以上设备整合在一个车体上。
进一步,边板微向外倾斜,或采用平板振动器N形边板、或纵向加长平板振动器N形边板、N形分料板边板。
进一步,振捣棒为对应双T板、槽形板肋各肋1个或多个,即每肋上部对应有多个并列间距0.5米左右的振捣棒共同工作。
进一步,平板振动器一个或多个前后并列共同工作。
进一步,平板振动器下部设升降杠杆以利通过双T板吊环之便,并留有吊环部位前后缺口。
进一步,振捣棒上部可以设有升降卷筒以控制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浇灌机上设有:边板、分料板、或带N形边板的分料板、平板振动器、或带N形边板或带加长N形边板的平板振动器、升降卷筒、振动棒、升降杠杆、抹光机等。
共3∽4人驾驶,1人驾车或其他人兼职操作,1∽2人操作浇灌机上振动棒1人操作抹光机。
操作前用常用传统方法把以双T板、槽形板肋模为中心放入混凝土,且在肋背部成摊,开动浇灌机,用上下设有升降卷筒的一个或多个振动棒把两肋振实后用分料板把混凝土摊平,两边边板向内倾斜或用N形边板或用带N形边板的分料板、平板振动器或纵向加长的N形边板的平板振动器阻止混凝土流出模具外,又能使双T板边形成上小下大的形状,以利施工时2个相临双T板形成正V形,改变了传统施工中形成的倒V形,即倒V时难以灌注的情况,达到了双T板图案设计要求。
再就是车上的一个或多个平板振捣器徐徐向前推动,遇到吊环时,车上设有升降杠杆,使平板振动器可以正常越过;如图2所示,并留有前后吊环缺口以利平板振动器前后虽不同时但能交叉密集振动无振动死角,再次,如果混凝土厚积 某一部位平板振动器徐徐振动过后,用刮料机刮平;最后,抹光机进行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应力双T板自动浇灌机车示意图;
图2为带N形状边板和前后吊环缺口的平板振动器;
图3为图2A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待混凝土倒入模具后,肋膜上摊积足够的混凝土以供振导向下落实,开动浇灌车11,1-2人去车上操作两肋模上面的1个或多个带有升降卷筒7的振导棒8,振导完毕,车11以四轮式或多轮式在铁轨上或地面上向前开,分料板6将混凝土摊平并整平并保持足够厚度,同时边板9或如图2、3所示可以用N形平板振动器边板A和1,或用加长N形边板和分料板边带如图3所示的N形边板分档两边混凝土外流并形成上小下大的斜边,1个或多个平板振动器5开始振动,过后超厚部分由刮平板3刮平,同时振动棒开始振捣下一部分混凝土;车11再向前走,平板振动器向前经过后,一个工人在工作平台1上操作抹光机2开始左右远行抹面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忠林,未经柳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炭/炭制品液相浸渍工装架
- 下一篇:自动封边机之机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