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470.9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瑾;冯须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照明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灯都是使用白炽灯泡,使用这种灯泡时有百分之八十的电量被用来发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电量被用来照明。白炽灯泡耗电量大,不利于环保,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在减少使用白炽灯泡。
随着能源的紧张,各个国家都在寻找一种节能的灯泡,LED路灯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LED路灯刚刚被提上使用的议程,很多配套的技术都不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节能的LED照明控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包括电子开关电源、时序发生电路、开关控制单元、LED恒流单元和LED发光器,电子开关电源分别与时序发生电路、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接,为其提供直流电源,时序发生电路通过开关控制单元与LED恒流单元相连接,为其提供时序信号;LED恒流单元和LED发光器相连接,控制LED发光器的亮和灭,每个LED恒流单元对应一个LED发光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LED发光,大大的节约了能源;2)在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多个LED灯分时点亮。由于发光的惰性,人眼看不见闪烁。因此,耗电电流始终是一个LED的耗电电流,大大的节约了能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照明控制装置,包括电子开关电源、时序发生电路、开关控制单元、LED恒流单元和LED发光器1,电子开关电源分别与时序发生电路、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接,为其提供直流电源,时序发生电路通过开关控制单元与LED恒流单元相连接,为其提供时序信号;LED恒流单元和LED发光器1相连接,控制LED发光器1的亮和灭,每个LED恒流单元对应一个LED发光器1。LED恒流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5。时序发生电路可以控制LED恒流单元分时点亮,每一时间点只有一个LED发光器发光,由于发光的惰性,人眼看不见闪烁,所以会以为每个LED发光器都在点亮。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LED发光二极管的可控性和瞬间启动特性,使LED发光二极管按照时序发生电路的时序信号,依次点亮,由于发光的惰性,人眼看不见闪烁。(如果用多个LED发光,只需增加LED恒流单元就可)。因此,耗电电流始终是一个LED的耗电电流。因此更节电。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对发光二级管的分时控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2,我们采用了首尔公司的Z-Power P7系列10W-LED发光二极管,可发放900流明的亮度,可取得90流明/每瓦特的效率。电子电源提供24V和12V直流电源(省略),分别供给时序发生电路和LED恒流单元。时序发生电路由时基电路(CD4060),时序分配电路(CD4017)及辅助元件组成,产生一个大于50帧的时序信号,分别供给5个由2N700等构成的开关控制单元,分别控制LED恒流单元开关状态。LED恒流由LM3404HV等组成,他能提供1A的电流,9V的电压,适合Z-Power P7系列10W-LED发光二极管的要求。在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5个LED灯分时点亮。由于发光的惰性,人眼看不见闪烁。(如果用多个LED只需增加LED恒流单元)。因此,耗电电流始终是一个LED的耗电电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LED路灯以及其他LED照明设备使用。
本实施例的电路用了5只10W的LED,当供电13V,电流0.9A时,总耗电14.6W。可产生3500LM的光亮度,相当于318W路灯的光亮度。是传统路灯耗电的二十分之一。LED路灯以及其他LED照明设备是节能的发展趋势,利用时基分时电路对LED路灯以及其他LED照明设备进行分时控制,更有利于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瑾,未经王玉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植树挖坑机
- 下一篇:种子的辅生带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