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加强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804.2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白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一春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城乡 生态 处理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具体是一种用于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加强筋。
背景技术
目前,城乡楼房污水要通过污水处理设施预先处理后才能进入市政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俗称化粪池,本实用新型名称为城乡生态处理池。该城乡生态处理池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处理池,在一级沉淀池侧壁上建有进水管,在处理池侧壁上建有出水管,在壳体顶部设有清污口。传统的化粪池因为壳体尺寸小没有设置加强筋,或者因为壳体本身有较长的长度和较高的高度,有的就在壳体的本体上压制出环形圈,即使这样,当壳体更大时,其整体强度还显不够,而且环形圈在制造时比较麻烦,清理污泥时,环形圈内的污泥难以清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加强筋,其是外圈为环形和内部为十字形的组合体,壳体内每两个加强筋的间距在300mm-800mm之间。
采用这种结构的加强筋,壳体具有了较强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制造方便简单,延长了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工作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该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城乡生态处理池的总结构图。
图2为用于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加强筋的主视图。
图3为用于城乡生态处理池的加强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城乡生态处理池壳体1内设有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和处理池4,在一级沉淀池2侧壁上建有进水管5,在处理池4侧壁上建有出水管6,在壳体1顶部设有清污口7。加强筋8分散设置在壳体1内,之间间距为500mm。箭头所示为污水进入口。
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筋8是外圈为环形和内部为十字形的组合体,环形外圈焊接到壳体1内壁上,起到加固壳体1的作用。加强筋8采用阴模内刮整体形成圆拱型池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一春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一春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